自丞相將減免賦稅、減輕徭役、創辦官學等一係列政令下達到商於十三縣,十三縣的縣衙貼出公告時,整個商於十三縣的百姓們都沸騰了,任何一個縣的百姓們在告示欄前看到政令的時候都齊刷刷的跪在了公告前高呼君上萬歲。
就這樣隻用 的時間,贏高便成了商於十三縣百姓心目中真正的聖明君主,百姓們在說到自己的君主武信君時,眼中都包含著深深的敬意和愛戴之情,贏高賢達和仁愛之心也隨之在商郡流傳開。
贏高一直在府中修養,自回商於之後就沒有出過府門,通過韓談的匯報,他對於外界百姓們的歡呼和議論之聲,表示出了足夠的淡定,對百姓們將他看成是聖明君主也是一笑了之。他認為一個再聖明的君主也有昏聵的時候,就像當年的齊桓公,他九合諸侯,尊王攘夷,一匡天下,成就了無上霸主之業,難道他就不聖明嗎?他非常的聖明賢達,不然也不會取得那樣高的豐功偉。
然而,齊桓公的結局又是如何呢?
在他晚年的時候不聽管仲之言:“易牙、豎貂、開方這三個人絕不能接近和信任。”愣是將易牙、豎貂、開方三人免職之後因為聽不到拍馬奉承的肉麻話,感到非常難受,又將他們複職,更是委以重任,才會使這三人被召回宮廷後,沆瀣一氣,朋比為奸,培養奸佞,打擊忠良。甚至後來到了齊桓公病重時,他們用桓公的名義張貼了一張布告,禁止任何人入宮,又在桓公寢室周圍築起三丈高的圍牆,不給送飯送水,終於把桓公活活餓死在宮禁中。可憐這位齊桓公開明一世,稱霸一方,到晚年卻糊塗一時,任用三位奸佞活活害死了自己。
像齊桓公這種因為隻聽拍馬奉承的肉麻話致使身死的前車之鑒舉不勝數。
所以,贏高可不會因為自己隻做了一點點小事就因為得到商於百姓的擁護和愛戴就沾沾自喜。反而從這次減免賦稅和減輕徭役時百姓們的舉動中讓他清醒的認識到了始皇帝主政期間的重稅賦和重徭役對大秦百姓危害有多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