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久,都沒有人再敢繼續開口說話,生怕贏高手中的天問劍會砍了自己的腦袋。即便是李斯和趙高兩人,現在也隻是憤怒的盯著贏高而不說一句話,他們兩人心裏很清楚,剛才贏高連續殺了兩個人,已經瓦解了自己一方的鬥誌,看看眼前的群臣膽怯之態,再看看看看宗室子弟都不敢正視贏高,他倆就知道自己這一次的謀劃又失敗了。
隻是李斯和趙高兩人都心有不甘,籌劃了這麽久,籌劃的這麽周密,怎麽就這麽輕鬆的被贏高給破解了呢?其實,他們不是不知道答案,隻是不願意麵對之呢過答案而已。
李斯微微歎息一聲,將目光移向趙高,發現趙高也在看自己,兩人眼神一碰觸,便同時將目光移向了章邯和鐵騎營身上,他們心裏都很清楚,贏高今天之所以這麽輕易的就破解自己的周密計劃,原因就在於關鍵時刻章邯和他的鐵騎營猶豫不前,不敢跟贏高動手,不敢當場緝拿贏高,才會導致贏高一劍立威而破了自己一方的士氣和鬥誌。
特別是趙高,他在看章邯時,眼中竟然露出了一抹不容察覺的殺機,可見心裏是多麽的憤恨。李斯在看章邯時目光不像趙高這般陰冷,他知道章邯畏懼的不是贏高,而是他手中的天問劍,畏懼的是始皇帝禦賜的天子佩劍。
其實,以李斯的縝密,他在設計這個計謀時便想到了天問劍問題。
可是,當時李斯認為皇帝出殯,除了沿途的護衛鐵騎和陵園中的守衛部隊,任何送葬之人都不準佩帶兵器,這既是禮儀習俗也是祖製,他認為贏高是始皇帝的兒子,清楚自己該怎麽做,以為贏高不會佩帶天問劍,才會忽略了這個問題。
然而,李斯忽略的天問劍的本質,贏高的天問劍是始皇帝的佩劍,贏高在始皇帝出殯之時佩帶始皇帝的佩劍,這從倫理上來說並不違祖製也不壞習俗,再者他也沒有想到贏高會這般小心謹慎,出殯時還將將天問劍帶在自己身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