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初一的早晨,日上山巔,整個鹹陽城便陷入無邊的悲傷嗚咽之中。
鹹陽守軍在四門箭樓內插滿了白旗,垂下了巨大的白幡,在麵向驪山陵園的北門懸掛起五丈長的白布橫幅――痛哉始皇帝功過千秋!
整個鹹陽城百姓們無不身穿麻衣頭裹孝布,他們在通向城外的街道兩旁祭奠。到了在城外,他們也在通往驪山陵園的大道兩邊夾道兩旁祭奠。
痛哭之聲,響徹山野。
不管始皇帝的繁重徭役和嚴酷的刑法造成了多少人背井離鄉,或者發配戍邊。
然而,能夠統領大秦統一天下,這給了秦人無限的榮耀尊嚴的強硬國君,關內百姓發自內心的還是很尊重和崇敬他。
隻要是在鹹陽附近的,無論婦孺老小,幾乎人人都出來祭拜,這樣的祭拜既沒有人發動,也沒有人號令,對於樸素的秦人而言,他們隻以自己特有的質樸敦厚送行著他們的國君。
在大道兩旁,排列著的是各縣民眾自發抬來的各種祭品,牛頭羊頭豬頭,都用紅布紮束著整齊的擺在道邊石板上。麵人、麵獸、麵餅、幹果、幹肉,連綿不斷。
從鹹陽城的北門到驪山陵園的官道上,祭品擺成了一道長河。每隔一段,就有肢體不健全的秦國老武卒圈坐草席,手持陶塤、竹篪、木梆、瓦片等,吹奏著悲情激越的《秦風》殤樂,令人不忍卒聽。
阿房宮的正殿前,早章邯率領的一千白衣白甲的鐵騎營,他們負責在前方開道,之後是一個白衣白甲高舉白幡的步兵千人隊,再後麵就是六列並行的公室子弟的哭喪孝子我們。
始皇帝的靈車龐大無比,上麵覆蓋著黑色的大布,顯得莊重和肅穆,它由八匹白色的戰馬拉著緩緩行進。公子扶蘇、武信君贏高胡亥等十二公子披麻戴孝,手扶棺槨前進。贏韻等十公主和白薇在靈車後麵扶棺痛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