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往老朱設下的鐵律都是針對別人的,唯有這一條是針對大明皇帝之位的。
眾天子儲君都鴉雀無聲。
這是任何一個朝代都不曾有過的規定,若要真按這個算,未必就能有合適登基的皇子。
像朱祁鈺這樣的,難道他爹朱瞻基還得撐著一口氣等朱祁鈺長大到十四歲嗎?
季博昶看出了朱瞻基的心思,他提醒道:“顧大國不能兼小家,如果必要情況下,未必就要自己的孩子繼位。”
這也是算解決了朱瞻基和朱祁鈺後繼無人的問題。
其實朱瞻基也不是沒想過自己的弟弟朱瞻墡,如果這條鐵律真的能沿用下去,朱瞻墡大概會傳位於朱祁鈺。
“皇位不再要求純正血統,而要求年紀達標,兼求品德與才能,諸位可有意見?”
季博昶清了清嗓子複述了一遍。
“咱同意仙師的決定!”
老朱第一個回答。
在老朱棣之後,他這批血脈就換了,不再是他和馬皇後的血脈,而是朱棣一脈。
所以老朱棣很害怕後人叫他成祖,還是嘉靖皇帝將他的廟號從太宗改為成祖。
老朱以往是最看重血統的,如今竟能說出同意這樣的話來。
他都能同意,其他人還能有什麽意見?
“俺讚成!”
“朕也同意。”
幾個天子儲君們紛紛發表了意見。
小朱四倒是回答幹脆,季博昶搖了搖頭,傻孩子這輩子說不定就隻是個藩王。
不過憑他的本事,肯定會成為他大哥朱標的左膀右臂,最後也能成為名留青史的藩王。
“仙師這番話有理,確實是我強行立幼主為君才導致了這樣的悲慘局麵。”
宣德帝感慨道,若當初他大大方方立襄王朱瞻墡,或許也可保大明幾十年無虞。
季博昶長舒了一口氣,“我要你們明白的是,在大明利益麵前,你們個人的私立都得放在後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