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講述完了董卓的武將信息。
蘇烈轉頭看向各路諸侯:
“諸位,建功立業就在今日!你們誰願意出戰華雄的?”
稍微停頓了一秒鍾。
蘇烈意味深長的又補了一句:
“要是沒有,本侯就派人去拿下這頭功了。”
他用了兩句話,瞬間改變了各路諸侯的心裏想法。
本來各路諸侯誰也不想做出頭鳥。
成為蘇烈的頭號炮灰。
可如果他們不出手的話,華雄的人頭就會成為蘇烈的囊中之物。
他們可就徹底淪為看客了。
日後的功勞簿上,也就沒他們啥事了。
誰不想名留青史?
尤其是在第一次和董卓部將交鋒的時刻。
打響當頭炮,必定會被世人記住很長一段時間的。
所以,在蘇烈的激將法之下。
濟北相鮑信按捺不住了。
目視胞弟鮑忠,向他發出了信號。
鮑忠“騰”一下從座位上站起來。
大聲說道:
“為國討賊,義不容辭!我鮑忠願出戰華雄!”
蘇烈重重一拍手掌。
“好!鮑將軍忠勇可嘉,我等在此等候你的佳音!”
靠著天子詔書強行登上盟主之位。
蘇烈知道各路諸侯還是很不服氣的。
既然如此,那就借著華雄這把刀。
多砍掉幾個刺頭好了。
刺頭越少,越有利於蘇烈掌控局麵。
至於鮑忠戰勝華雄……
完全沒這個可能!
除了關二哥那把刀,各路諸侯聯軍中就沒人斬的了華雄!
果然。
蘇烈和各路諸侯坐在九尺點將台上。
居高臨下的看著大營外的戰況。
鮑忠剛剛出戰,還沒等他報出自己的高姓大名。
就被華雄一刀砍掉了腦袋。
那顆無辜的大頭,在地上滾了好幾個滾。
恰好麵對向點將台的方向。
失去神采的雙眼中透出四個大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