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知識就沒有容易的,更加沒有免費的一說。
否則怎麽會有鑿壁偷光,程門立雪之說。在大明朝也一樣,知識是昂貴的。
徐欽的見識領先了六百多年,很多事情明明是胡鬧,但是在大明朝的人看來,那都是高瞻遠矚。
他給朱瞻基留的作業,不過是為了折騰孩子,讓他趕緊回家。沒想到這個小子竟然如此執著。
寫的感悟開篇就立意深遠,引用了孫子的話‘上下同欲者勝’,徐欽卻不滿意。
朱瞻基是個實誠孩子,不會懷疑自己的老師。他以前的老師不是位高權重,就是道德先生。
至少也是飽學鴻儒,沒見過徐欽這樣的。不過他也不會懷疑。
所以他給親爹朱高熾寫信,為了能讓父親支持自己,自然要寫的撒嬌一點。
孩兒,一日寫信兩百封,兩手紅腫一夜未睡。然破題之意表叔並不滿意,還請父親指教。
結果撒嬌的信被太子妃給截獲,一夜未睡兩手紅腫,他才九歲,徐欽你也太狠了。
太子和朱棣的側重點不一樣,至於男孩子訴苦的事情,他們都一閃而過。
他們關心的是徐欽出的題,為何讓小孩子去給士兵寫家書?寫家書有什麽感悟?
朱瞻基又是怎麽破題的。
“上下同欲者勝,我兒破題甚妙,他徐欽怎麽還不滿意。八九歲的孩童,能想到這不容易了。”
朱高熾摸著自己肥碩的下巴說道。
朱棣把朱瞻基的手稿,遞給太監。
“士奇,你們也看看。”朱棣說到。
文淵閣大學士楊士奇趕緊接過手稿仔細閱讀起來,看完也無語,轉交給了楊榮,幾個人都傳看起來。
太子妃擦著眼淚,你們什麽意思?這手稿有什麽可看的麽,我兒子還在軍營裏麵受苦呢。
不由得淚眼婆娑的看太子。
“太子妃,你先去後宮歇息。徐欽雖然混賬但也不是沒有分寸的人,況且瞻基自己都未退縮。此事尚有玄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