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棣看著謝恩的奏折,心裏洋洋得意。感覺很是舒服。這折子給徐欽謝恩的,不過筆跡卻是徐輝祖的。
都是千年的狐狸說的自然是聊齋,背後的意味很清楚。徐輝祖這是為了兒子終於向自己低頭了。
所以這兩天朱棣就把這個折子放在案頭,沒事兒就拿出來仔細揣摩筆跡,以及徐輝祖寫這個奏折時候的心情。
邊上還放著另外一個東西,那就是王帖木兒整理之後送來的報告。
那裏麵藏著一個世界,朱棣有的時候在想,這個徐家的小子倒地藏了多少秘密。
新的煉鋼方法,不但鋼的質量變好了,而且產量還增加了。
新的火銃圖形,竟然有好幾種之多。而且要各自不同的用法。
甚至一旦經過工匠的測試,這些都是真的,就會以此為基礎改造原有的大炮。
至於其他的什麽水利或者是車床之類的東西,他這個帝王不懂。但是他懂得這些東西很重要。
會把他的軍隊打造的更加強。
徐欽跟軍隊有關的記憶,隻有上大學軍訓。有樣學樣的訓練個隊列什麽的還可以。
火器的使用他隻記得有三段擊,還有就是火器的彈幕壓製。其餘的根本不會。
現在黑壓壓的三千人都讓他指揮,徐欽心說這他娘的壓力有點大啊。
“接下來的操練,一切都挺徐大人的,他的話就是我的話。”鄭和的訓話威風凜凜。
然後把位置讓給了徐欽,請他訓話。徐欽緊張的喉嚨都幹了。
一輩子也沒見過這麽大的場麵。三千人在校場站著,三千雙眼睛看著。
任何沒有經驗的人,在這種場合都會緊張。甚至害怕,因為這三千人都是百戰老兵,都是跟著鄭和下西洋的殺才。
肅殺的氣氛讓徐欽如坐針氈,但是趕鴨子上架已經到這裏了,他不能後退
今天一旦慫了,家裏那些小丫頭表麵不說背後也會瞧不起自己,大明的其他美女也會鄙視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