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夭折了!我的姐姐是女帝!

第094章    龍骨技術

老了!

方程的思路,老蒲自感越發追不上。

明朝會不會提出換糧的需求,暫時誰都說不準,上趕著不是買賣,明人不提武朝也不會告知。

可如果提了,按照這一套來。

武朝得到的好處,遠比明朝更多,內河運輸船隻小,對比海船的運量,真就是螞蟻搬家,同樣的距離順流而下,逆流而上,付出的經曆和時間完全不對等。

通過大運河轉運,將青州糧搬入大倉,一支內河船隊花費一年的成果,換成海船上最多也就三四個月。

這一情況,武朝沒法解決,明朝也一樣。

要能解決,明朝海船一路通行至揚州,就算逆著一段運河,兩淮還有亂的機會嗎?

折騰這一手,繁瑣隻是程序,節約則是時間。

“依著思路,大家都能賺,眼下就看明人能不能想到,如若提了,那麽我們提什麽?”

朋友相處,尚需你來我往,當一方獨占好處不懂付出,關係也持續不了太久。

國與國結盟,義務與權責往往需要時刻對等,免得破盟之後,盟友沒得做不說,轉身就成了死敵。

武朝不想賴著別人,更不想被人拖著。

“船!”

“尤其是工藝!”

“不求最先進的寶船工藝,至少龍骨拚接的工藝要學到!”

龍骨,一條大船的核心所在。

早期九州造船,龍骨多以天然巨木為基礎,船隻的大小天然被木料鎖死。

想建大船,就必須學會龍骨拚接。

明朝開海一百六十多年,寶船推陳出新三代,如今最大的一艘寶船與弘治年間營造,前後花費八年,與正德三年下水,取名弘治號,船長三百八十步,船寬六十六步,都快追上一戰早期前無畏艦的規格。

明朝龍骨拚接的技術,要是能被武朝學到,方程再將v字艙技術方向點明,總體噸位上短時間縱然追不上明朝上百年的積累,但立足與航速,海洋航行平穩等優勢,武朝就能打出差異化牌,不說從明朝的嘴裏撕了一口肥肉,也能跟著明朝喝上一口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