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怎麽就忘了這會事呢!”小虎懊惱了拍了拍了腦子。
大倉,大庫興建,不知道是被誰帶起的風氣,但從隋唐開挖運河後,各地倉庫那是越修越大。
如今能被稱之為大倉的,不提其中儲備的資源,就一個占地麵積便超乎想象。
武朝窮,沒有宋人貨通九州的財力,以沒有明朝海運的滋養,可談到往大倉裏扒拉東西的手段,那是半點不差於其他五國。
太安城外,東臨運河,逆流而上就是運河盡頭,武朝第一大倉北通州,不開玩笑的說整個城市圍著大倉建立的,日日年年都有大船,馬隊進出,而北通州大倉也承擔了,供養武朝戰時冀州,青州全境的重任。
同期作為京都所在太安城,城外亦是有配套的太安倉,倉儲麵積近萬畝,東西運進去要人,勻出來同樣也要人,平日圍這太安倉淘活的百姓怎麽滴也有四五萬人,而待到戰時為了補足運力,所需勞力將一擴再擴。
以太安倉的配置,平日四五萬人的吃喝還能湊合湊合,可遇到戰時一切製度傾向與資源,內部的火頭軍沒被拉進入搬運資源都算調解有度,爆炸的勞力想吃飯,要麽自己帶,要麽臨近湊合。
看終究有計算的不足,這就給了附近百姓一發財的機會。
“這天氣,鑿冰隊的人數肯定不少,如果能在碼頭附近搶到位置,咱絕對能一炮而紅,但就是位置不好搶!”李延年提醒道。
說是提醒,不如說是告訴小虎,具體位置改如何選擇。
“這你們放心,位置我肯定能找道,不說了,我先出城了!”小虎猛地起身,數步之間便消失在門口。
時間就是效率,太安城內各路人馬都有,神通廣大之人更是不缺,現在他們做這些已經算晚的了。
尤其是李延年提到了鑿冰隊,那可是技術活,風險活,訓練有素的軍人肯定不能去做這事,能下河鑿冰的隻有身體素質極強,缺機會有缺的府兵才會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