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官六級,除百戶外,總兵,副將,參將,守備,千總直屬戰兵都隻有千人,當然各家戰仆不受此約束,就是花費得你自己來!”
“正常情況下,家丁隊人數不會超過三十人!”
“少了,組建了也沒意義,多了,不說閑言碎語,下麵的兵將也會看不起來你,更別說還會影響軍心和團結,因此很少有人會往大了組建。”
九州烽火將至,心有所牽,聊著聊著就不可避免提到軍製上。
“這是把精兵製玩到極致了!”
方程笑了笑,多少也猜出怎麽弄的緣由。
不為防著有心人,而是為了大戰爆發後的快速擴軍,以精兵為骨,府兵為肉,怎麽做或許會損失一點戰力,卻可免除大量養兵養將的財政壓力。
“沒辦法,沒錢,府兵平均水準難比正兵,卻也能保持一旬一練的強度,在這個基礎強化個兩三個月,培養合計戰法,走上了戰場至少不會拉胯,再說了,本朝以騎兵為主,主要壓力來自草原,大兵團決戰的機會很少,多數戰爭人數都控製在千人以下,有些時候戰線長了,頻繁的短兵相接,敵我也就七八十人的規模!”李延年詳細的解釋道。
北境地廣人稀,縣城與縣城之間平均相隔一兩百裏,主戰都是騎兵,稍帶腦子都不會將騎兵聚成一團,不說人多了戰馬跑不起來,就算能跑起來,除看起來威武一點,實際卵用都沒有。
二哥說了草原,李延庭接過話題,“對比我朝現有的人口,如今疆域早已成為壓力,除了東麵靠海的不提,其他幾個方向哪個方向不需要防守?先草原,中三韓,後中原的戰略布局,至今都存在市場,原因有很多,最重要的一點,就是我們打得動,卻占不下!”
打得動,占不下,那就是白打,空耗財力。
“這情況,不僅是本朝,各國都差不多,洛陽距河西才多遠?騎兵機動,跨過黃河四五天就能抵達,後續步兵半月也能到,斷絕洛陽附近道路,橋梁,至少可以爭取二到三個月,這段時間圍而不打,鑄堤攔河,積個半個月的水,打不下洛陽,也能毀了洛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