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三國:原來我是第一猛將

第155章 太史慈的想法

於是第一日的黃縣攻城戰出現了這極具滑稽的一幕。

攻城一方的前軍舉著大盾掩護戰友搬運石塊泥土填埋護城河,黃縣守城的一方將士卻舉著弓箭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傻呆呆的看著,遲遲沒有得到射箭的軍令。

這是怎麽回事?

我們成看戲的了嗎?

見守城的東萊郡太守蔡伯起一點也不慌亂,太史慈自然也不會著急。

黃縣整個縣城的存糧有多少太史慈大概有個準數,能不能支持整個縣城撐過他太史慈的一月圍城都是未知數。

而反觀太史慈因為接連毫發無損的攻破了東萊郡的七八座縣城,得到的糧食補充足夠他們五千餘人圍城三個月。

換言之,如果不是兵不血刃就拿下黃縣並不在太史慈的預期之中的話,換做任何一個將領處在太史慈的位置,這般富裕仗是個人都會選擇圍城三月,以逸待勞的攻破黃縣。

畢竟五千兵馬攻打有數千守軍堅守的縣城,還是太吃力了。

“太史將軍,我們真的要強攻黃縣嗎?”

見黃縣守軍連像模像樣的抵抗都沒有,潘陽頓時遲疑了,圍城以不戰而屈人之兵雖是中下之選,可從黃縣守軍那漠然,再到對他們軍隊填埋護城河熟視無睹的表現,怎麽看都覺得,再向城內投放招降信,說不定會是最佳選擇。

作為李雲義安排在太史慈身旁的副將,潘陽在聽命於太史慈指揮的同時,也不得不為李雲義去考慮。

畢竟不管是名義上,還是實際上,他們都是李雲義的麾下!

能將戰損與其他損失減少到最低,從而兵不血刃的拿下黃縣他不香嗎?

要知道李雲義手下除卻最新招募訓練的新軍外,包括整個北海郡在內,所擁有的兵力也才四萬,李雲義在擊退黃巾亂軍司馬懼所部之後,還這般信任的供給你一萬餘精銳,去攻打東萊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