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三國:原來我是第一猛將

第143章 助你為惡

凜冬已至,劉某滿是皺褶的額頭上劃過一滴冷汗,身體也不自然的顫抖起來。

孔融是誰,作為被害人,呸,北海人他一清二楚。在大漢,在民間,準確說是士林當中名望頗高的人叫做名士。

孔融從讓梨開始,就在名士這條路上越走越遠。包庇黨人,倒沒什麽好說的。

皇帝跟官員天生就是對立的,前者想要管控天下,後者想要替皇帝管控天下。

利益之間的衝突無法避免,他成為北海王之後,便被國相壓製。

而這群國相的當中,名聲最盛,最名不副實的便是孔融。

沒轍,一個吹了半輩子名聲的人,陡然間出任地方長官,恐怕連自己麾下有哪些官吏都弄不清楚,更別說造福一方。

單單是他任用的不是清流,就是阿諛奉承之人,就足以他治政北海,卻一無是處。

隻是大漢的諸侯王也都是按照豬養的,小節有虧不是壞事,反而會被認為是安於享樂的標誌。

現在劉某聽到王子法的聲音,立馬就明白過來,孔融那老不死的就在外麵,自己說的話,隻怕他也聽到了。

“使君。”

想到這裏,他偷偷看向李雲義,卻見這個年紀補足自己一半的美少年臉上並無怒意,隻有好奇。

“無妨,公道自在人心。”李雲義微微一笑,對於人心,他掌握在手,知道孔融在自己手中翻不起一朵浪花。

他不是曹操,不會將孔融當成合作夥伴,讓他擁有一定程度的實權。

反而他要將孔融名下所有的資產都變成青州義軍所用,用孔融北海相的身份滋養青州。

孔融連做花瓶的資格都沒有,他發出的聲音,又有幾個人能夠知道?

縱然他是建安七子,名傳千古的文人,可這樣的人每多一個,便會讓大漢百姓過的淒苦一分。

並非是建安七子的文學造詣不好,而是詩人,文學家就不應該為政一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