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師尊,李使君走了。”
府衙內堂當中,焦縣丞恭敬的站在一旁。在拒他十餘步的地方,發鬢皆白的老者微微頷首道:“匹夫好勇,豪族言利。”
“李雲義身為豪族,又每戰當先,不顧自己文弱。”
老者若有所思的笑了笑:“如今他又枉顧朝廷,以夷安縣令誘你,你說他想要什麽?”
焦縣丞聞言垂首道:“師尊在座,弟子不敢妄言。”
“連自家恩主所想都不知道,你又如何去任夷安縣令?”那老者聞言,聲音陡然拔高,叫焦縣丞身形一矮。
“學生不敢,學生隻知李使君行事看似毫無章法,卻是在安撫人心,積極備戰。亞聖曾言,民貴君輕社稷次之。李使君若是能夠安撫數縣百姓,搶種成功,開春之後可募兵上萬,橫掃州郡。”
“說的倒是不錯,這搶種一事的確精妙,花費百姓一冬的時間,便能夠叫百姓未來不需官府救濟,能夠自食其力。”
老者冷曬一聲,臉上盡是惱色:“青州黃巾肆虐,百姓民不聊生,似他這樣的人,多上一些倒也不錯,隻是比孔融那沽名釣譽之人好上許多。”
焦縣丞幹笑一聲,倒是沒有與自己老師一道謾罵孔融。他知道自己老師跟孔融有舊,關係卻並不融洽。
兩人執政方針各不一樣,孔融的法子在盛世能用,在亂世卻是毫無作用。
這讓青州士人大為失望,無幾人效力於北海孔融,而是為劉備,曹操,袁紹等人效力去了。
“師尊可是要以助李使君一臂之力?”
焦縣丞心念一動,不驚反喜。他如今還算不上是李雲義的下屬,可在他心中,他已經是板上釘釘的夷安縣令,百裏侯了。
隨著李雲義計劃不斷成功,北海南部必然會成為一個獨立王國,不再聽從孔融號令。而這些縣令,大多因為黃巾肆虐,而空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