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認為,宛城很容易打。”
戲忠首先說道:“張濟死了之後,留下的兵力不多,連糧食都沒有。因此,張繡不得不投靠殺叔仇人劉表,換得一座宛城勉強棲身,張繡和我們實力差距太大了,打宛城,強攻即可。”
現在的曹操,占據大義,兵力充足。
區區宛城張繡,不到一萬的兵力,在曹操麵前,不值一提。
對於戲忠的說法,曹操微微點頭表示讚同。
“我認為,宛城甚至不需要打。”
荀攸的看法,和戲忠的又不一樣。
戲忠主張強攻,用兵力碾壓張繡,荀攸想的是不戰而勝。
郭嘉笑道:“公達的想法,可能和我想到一塊去了。”
“奉孝也覺得,張繡會不戰而降?”
“沒錯!”
郭嘉說完,他們二人相視一笑。
“張繡會投降?”
聞言,曹操感到很意外,隨即看向陳舟,問道:“渡之認為呢?”
“會投降。”
陳舟附和了郭嘉二人,分析道:“張繡和我們,本就沒有什麽深仇大怨,張濟死在劉表手裏,但是張繡投靠劉表,不得已而為之。如果我們大軍南下,張繡實力遠不如我們,宛城絕對守不住,倒不如反了劉表而投降。”
隻要張繡肯聽賈詡的話,肯定會投降。
隻要曹操不再亂搞,張繡投降了就不會再造反。
不過有陳舟在,張繡一定造反不起來,宛城之戰,陳舟想要改變結局很容易。
“渡之想的,和我們的差不多。”
郭嘉讚同道:“無論是我們的見解,還是誌才的分析,其實都沒錯,隻要我們大軍南下,張繡完全沒有能力反抗。除了投降,就是死戰,如果選擇死戰,我們強攻即可。”
除非襄陽出兵來救,否則宛城一定能拿下。
但是,宛城距離襄陽更遠,等到劉表的援軍到達,宛城已經易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