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伏錦傳

第二十章 周郎堪顧(三)

既決定討伐劉繇,孫策即刻率部出征,不到半日功夫,便趕到了離劉繇的大本營曲阿隻有七八十裏地的句容縣城。

兩軍相距之近,可謂迫在眉睫。過往的商旅都知道,大戰已是一觸即發,不由得神色匆匆,隻想盡快逃離;城中百姓則是閉緊門戶,半步也不敢走出。

趁士兵們紮營之際,孫策獨率黃蓋、韓當、蔣欽、周泰等十三騎飛馬馳騁,直向東南而去,卻未言明要做什麽。眾將疑惑,卻都不敢怠慢,馳馬伴在孫策左右,生怕掉隊。

穿過叢林小路,一座高山出現在眾人眼前。此山扼守於句容到曲阿的咽喉之地,乃丹陽與曲阿之間不二要衝——茅山。相傳二百五十年前,即漢元帝初年,陝西鹹陽的茅氏三兄弟來此采藥煉丹,濟世救民,遂被後世尊為道祖之一。然而孫策並非來此求仙問道,而是想要登上這曲阿城外的最佳製高點,俯瞰劉繇的排兵布陣。

就在這時,身在曲阿的劉繇得知了孫策軍推進到的句容的消息,更有小報稱孫策輕裝簡出,已親自到城外查探。

劉繇不知該信與否,立即在中軍帳內召集各路將領參謀前來商議對策。而其中有一位麵熟者,不是別人,竟是太史慈。

話說大別山下一戰以來,太史慈聽聞孫策頗為活躍,替袁術拿下了廬江郡,不甘再落草為寇,毫無建樹。於是他毅然放棄了山越首領之位,單騎下山,策馬八百裏直投曲阿的劉繇而來。劉繇與太史慈都是東萊的同鄉,收留他自不成問題,可迫於帳下名士許劭之故,並沒有委以重任,隻是讓他當一名騎馬探路的郎官,一年多來,依舊毫無斬獲。

如今,孫策的到來恰好給了太史慈建功立業的機會,白馬峰下一站未分勝負,太史慈暗暗發誓要趁此機會,一舉擊敗孫策,為自己揚名立萬。

聽得劉繇問了三聲“誰敢為先鋒”,太史慈立刻從隊尾挺身而出道:“鄙人東萊人太史慈,願為先鋒,偵查敵軍虛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