隻有對蘇風足夠了解,才能對症下藥。
而丹尼斯,恰巧就是那位對蘇風熟悉的主教練。
菱形中場站位,本來可以兼顧大部分的中場位置,並且還有合適的出球路線。
但橫向緊縮的話,目的就是在中場位置,封鎖住帕德博恩中場球員與蘇風的連線。
這樣的話,也就暴露出了一個問題來。
那就是,邊路的空間會非常的開闊,豈不是給帕德博恩留下了很多機會嗎?
可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帕德博恩的主要得分手,不就是蘇風這一位單中鋒嗎?
兩側的邊鋒,比如說普裏奇維奇,確實也有進球入賬。
但實際上,他大部分的進球機會,都是在門前補射,或者是被蘇風喂餅而拿到的。
隻要將蘇風給死死地按住,就能瓦解掉帕德博恩的進攻。
......
視線再次回到賽場上。
弗萊堡新的戰術對帕德博恩的影響確實挺嚴重。
邊路的空間,帕德博恩的中前衛隨意地可以前插,但是所有能連線蘇風的傳球路線,都被弗萊堡的防守球員給卡住。
不得不說,丹尼斯的這個防守戰術,比派兩名中後衛球員死死的貼住蘇風要強多了。
或許,換成其他的中鋒,麵對這種防守戰術的時候,還能頻繁的跑位、回撤接球。
但是蘇風呢?
真的很少跑很遠回撤接球啊!
“嘭!”
帶球前插到弗萊堡邊路的空擋之後,維德拉環顧了一眼場上的情況。
蘇風依舊是被死死的卡住,不能很輕易地擺脫。
而普裏奇維奇那邊空間倒是不錯,有很多前插空間,麵前隻有一位邊後衛防守。
這種情況,維德拉毫不猶豫地一腳將球直塞給了普裏奇維奇。
接球後,普裏奇維奇連停帶趟,有些艱難地擺脫掉了弗萊堡的邊後衛。
他踉踉蹌蹌地帶球推進了幾步後,調整了身形,然後一個小角度直接打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