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周,洛陽。
武曌在聽聞燕國的軍艦已經不是木頭做的時候,整個人不淡定了,這是何等的顛覆。
對大周的百官來說,這簡直就是不可能發生的,是謠言,絕對是謠言!
武曌不愧是一代擁有無上魄力的女皇,在一眾的勸諫聲下,仍然命令研發新的船隻。
如今已經開春,北部不再寒凍,武曌命李勣大軍北上討伐東突厥。
東突厥地勢平坦,沒有吐蕃凶險,大周可以運行炮銃。
東突厥雖然之前在李勣從高句麗撤軍後得到了不少炮銃,但奈何炮彈早已打完,自己又不會製作,所能使用遠程攻擊的弓箭哪裏是炮銃的對手。
麵對李勣大軍的狂轟濫炸,阿史德溫傅根本無力抵抗,唯有南下去高句麗進行躲避。
然而李勣早已在高句麗與東突厥邊境囤積了炮銃部隊,根本不給阿史德溫傅逃跑的機會。
最終在李勣大軍的強攻之下,阿史德溫傅僅僅抵禦了不足一個月,便開城投降。
至此,東突厥滅亡。
在大周建立後,國家一直處於多事之秋,如今滅亡東突厥,收複舊土,令大周百姓欣喜非常,也認定了武曌在戰事決策方麵的能力。
武曌之所以滅掉東突厥,正是考慮到民心,要不然不會搭理東突厥。
......
燕國。
東突厥自被大周攻打開始,陳宇就收到了消息,也收到了阿史德溫傅的求助信,但陳宇並未選擇出兵,而是眼睜睜的看著東突厥被滅。
對陳宇而言,東突厥的地理位置是雞肋,而且東突厥的人民思想還處於鐵騎時代,即便擁有炮銃也不是李勣的對手。
當然,他完全可以趁機售賣炮銃,發戰爭財。
陳宇也不是沒想過,但主要現在他不缺售賣炮銃的渠道!
自從真臘與南詔二國知曉炮銃的厲害後,又向陳宇發來了更大的訂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