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臻想到秦夕兒,不禁心裏五味雜陳。
他還是不相信,秦夕兒會站到二房那邊。
既然武王和秦夕兒非常熟悉,秦臻決定從武王身上,了解一些線索,看看秦夕兒是如何轉變的。
秦臻隻好違心地,先巴結武王一下了。
他躬身道:“沒想到在下的劣作,竟然驚動了武王。”
武王笑著揚了揚手裏的卷軸道:“這是劣作?本王初次讀到這首詞時,驚為天人,神醫說是不到二十歲的弟弟所作,本王開始還不太相信。”
秦臻心想你在說假話,別說開始不太相信了,你現在也不太相信!
武王那態度,根本就不相信這個作品,是秦臻寫出來的。
不相信是正常的,因為隻要稍有文學常識的人,都知道要寫出這首詞,需要有顛沛流離後大徹大悟的心境,絕非一般風花雪月情懷詞可比。
畢竟原作者楊慎,就是經曆了少年成名——狀元奪魁——流放邊疆——大徹大悟這幾個階段,才寫出這首全明孤詞的。
武王可不是隻會鬥蛐蛐的無能皇子,他是在西南統禦二十萬大軍的一方統帥。
秦夕兒芳齡不過二十,弟弟的年齡自然比秦夕兒更小,能跨越年齡段,寫出具有如此超脫心境的詞,武王自然是不太相信。
秦臻不說話,他知道武王肯定在琢磨,要如何考自己一考。
如果通過考試,自己自然被武王看做可用的人才,沒準哪天就用得上自己了。
如果沒通過,看在秦夕兒的麵子上,武王也不會把自己怎麽著,隻會心裏罵幾句秦夕兒浪費他的時間而已。
那邊,馬空群低聲問沈紅葉道:“武王據說武功高強,也懂得詩文麽?”
聽到馬空群的問題,沈紅葉白他一眼道:“武王乃天生奇才,文武雙全,你竟然不知道,荊將軍,你說是吧?”
結果荊無命誠實地道:“在下可不知道武王也懂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