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皇宮。
“這佛門倒也真是識趣。”
朱厚照端坐在寶座上,臉上浮現出一抹百無聊賴的神情,略帶一絲意興闌珊的語氣,輕輕地說道:“看來這大明江湖,並沒有朕想象中的那般精彩刺激啊!”
他原本認為那些世家會聯合實力雄厚的少林以及大明江湖中的各大門派,進行一場強烈的反撲。
但令他感到意外的是,這個佛門居然如此識相,不僅背離了與世家的同盟,還主動向大明朝廷投誠,表現出了前所未有的誠意。
這讓朱厚照一開始設想的那一場腥風血雨、草木皆兵的江湖亂局並未出現,不禁讓他有些失望。
站在一旁的徐渭熊也對此表示認同,說道:“佛門的弟子遍布天下,這一次能夠擺出如此低的姿態,確實難能可貴。”
然而,朱厚照對此卻是笑而不語。
佛門弟子遍布天下不錯,但這佛門成也弟子敗也弟子。
佛門能有今日之盛況,與盲目擴張有著巨大的關係,然而伴著這種無序盲目擴張,緊隨而來的便是弟子散漫,清規不嚴。
無數的弟子,表麵上看起來是大德高僧,擺出一副悲天憫人的姿態,但背地裏卻與世家勾結,大肆斂財。
而最為重要的是,佛門廣納弟子,遁入空門,這就造成了一定勞動力短缺,對於大明的長治久安有著巨大的影響。
在前世中,北周就是如此,外有異族侵犯,內有國庫空虛,境內民眾多信於佛,遁入空門,導致國庫收入驟減。
最終,北周武帝不得已開始了一場浩浩****的滅佛運動,才短暫地迎來了一段中興時光。
而現在大明的情況也是如此,百姓借寺院以逃稅者漸多,世家大族擴充莊園,多與寺院僧人相結,蠱害百姓社會。
隻是不同於北周武帝還需要顧忌各派顏麵,曾七次召集百官及沙門、道士等辯論儒釋道三教先後,來給自己找個名正言順的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