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七年,始皇巡隴西、北地,出雞頭山,過回中。”——《史記·秦始皇本紀》。
秦始皇第一次出巡,因在彭城遇見了明遠,所以還未巡視完便匆匆返回。
秦始皇的第二次東巡,在曆史上發生在始皇二十八年,也就是公元前219年。
明遠這隻小蝴蝶煽動翅膀,悄然地改變了曆史部分的進程,然而冥冥之中似乎有種力量。
在強行將曆史的軌跡拉回既定的軌道上來,比如秦始皇生出了第二次東巡的心思。
鹹陽宮,章台宮。
章台宮是秦始皇平日裏批閱奏折,處理政務的地方,所以來自大秦中央各公卿機關、各個郡縣的奏章每天都會源源不斷地朝這裏匯聚。
明遠跟隨秦始皇漫步章台宮中,聽著秦始皇有一句沒一句地說著大秦東方各郡的事情。
“朕去年出巡隴西、北地二郡後又到彭城,一為祭拜先祖安撫大秦故土之民,二來歸途中曆經寶雞、岐山、鳳翔後東歸鹹陽,為的是紀念我秦人東進稱霸天下之路。”
曆時三十餘代君主,六百多年時光,大秦終於一統天下,成為天下共主。
秦始皇說這句話的時候,語氣中滿是驕傲,秦國六百年時間,最後完成一統的人,是他嬴政。
“然而從今年九月起,煙台一代有流寇作亂不停,海州、徐州,乃至於淮南一代也有六國餘孽聚眾反抗大秦,明遠,你說他們為何就是不能臣服於大秦呢?”
您老人家對六國貴族心慈手軟,滅了六國之後那些貴族還活著,他們能消停?
明遠也不好直接當麵說出秦始皇的過錯,想了想說道:“大秦畢竟一統天下時間尚短,再有個二十年時間等生活在大秦的孩子們都長大了,當六國的舊人老去,自然會長治久安的,陛下請勿憂慮。”
秦始皇微微頷首,忽然說道。
“朕欲重啟巡遊,東巡往六國故地而去,一來剿滅當地的匪寇,二來安撫當地的百姓民心,你覺得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