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濟北郡。
秦始皇的車駕從鹹陽出發,一路過三川郡、薛郡後,終於到了濟北郡。
明遠記得史書上曾記載,秦始皇第二次東巡“逢大風”、遇“水波惡”。
總而言之天氣極為不好,他們一路行來也確實遇見了多場狂風驟雨。
後世隋煬帝遊江都是遊山玩水的享樂,秦始皇巡視東方郡縣,純粹是找罪受。
不過當隊伍來到泰山附近的時候,終於風停雨住,秦始皇的興致也高了起來。
泰山雄起壯麗,不過大秦時期的泰山樹木繁茂,還保持著原始森林的部分形態。
夜宿泰山腳下,秦始皇召來隨行的文武大臣,還有一起隨行的儒生博士。
再加上濟北郡當地有名望的儒生,林林總總七十餘人悉數到場,場麵頗為壯觀。
“朕聽聞古之先賢有在山中封禪之禮儀,眾位愛卿誰知道這封禪之禮該如何做啊?”
明遠心中暗笑,他還奇怪已經到了泰山,秦始皇怎麽不提泰山封禪這一茬。
結果今晚秦始皇就提出來了,所謂“封”,是指鑄造土壇祭祀上天,所謂“禪”是指祭祀大地,即在泰山下小山的地上祭祀。
胡子花白的老儒生想了想,說道:“啟稟陛下,封禪應在泰山之巔建立祭壇,在山腳下建立祭壇,用豬、牛、羊為祭品,才能令上天厚土認可。”
他話音落下,一旁的另外一個老儒生連連擺手,道:“不對不對,上方的祭壇在泰山山腰處就好,下方的祭壇也不用那麽低,且祭祀要用活人才行。”
眾位儒生博士眾說紛紜,說什麽的都有:“非也非也,封禪要天子身體力行,一步步從山腳走到山頂,其間有三百童男童女,沿途為陛下用露水淨身……”
明遠越聽越好笑,這群儒生博士們說什麽的都有,壓根沒有一個固定的說辭。
這樣下去越來越離譜,甚至有人說,封禪要秦始皇一步一跪拜上山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