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家兄弟是市政廳吏員,最先獲知了南陽的政策變化。
“大哥,南陽調整政策一事,你怎麽看?”
秦朗想要發展醫學,能看細微之處的觀物鏡就必須大力發展,而且相關的基礎知識必須廣泛宣講。
所以市政廳第一時間接到通知,將要開展的事項一一列舉清楚。
首先是新年之後,大力創辦義學。
本來南陽就延續了武陵的免費教育政策,現在在這個基礎上,還要開辦更多的義學,力求迅速把相關基礎知識普及下去。
整個南陽計劃新增基礎義學三所,專業大學一所,專門進行醫療課題研究。
所有南陽居民都可以免費進學,但是要求必須有一門醫療專業課合格結業,否則就要補交高額學費。
秦朗相信,經過這樣的政策威逼之下,醫療幾大學科的人才就會越來越多,再與基礎學科相結合,醫療水平必定能夠突飛猛進。
韓氏三兄弟經過這段時間對吏員這一職業的了解,發現跟他們想像中的官吏完全不同。
除了都是為官府做事這一點相同之外,其他差不多都是反著來的。
韓國的官員是統治百姓,驅使百姓去做一些事情,比如生產糧食,比如築堤治水等等,以實現最終的政治目的。
但是南陽不一樣,南陽的吏員是為百姓服務的,什麽包保片區,什麽安全排查,而驅動百姓完全靠利益。
無論是糧食還是工程,一律用錢解決。
這一點從秦朗接管南陽的第一天開始就體現出來了,把南陽從廢墟裏重建起來靠的還是雍卓的聘禮錢。
所以在權力約束這一點上,南陽的吏員受到的束縛可比韓國大多了,到處都是條條框框,把吏員們的行為約束得死死的,根本沒有上下其手的機會。
也正因為如此,韓氏三兄弟原本的打算就落空了,他們三個現在還隻是最低級的辦事吏員,就算表現優秀,成為吏員長官,最快也要兩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