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何唐突的?所謂風聲雨聲讀書聲聲聲入耳,國事家事天下事事事關心。”
“這些可都是切實關乎百姓生活的大事,為何要捂著百姓的耳朵牽著走?”
“長期以往,民不知政要,而官不守法製,隨意欺壓良民。”
“朕還聽聞,遠州之地,有貪官聯合大族製定高額的稅賦,打著朝廷的幌子。”
“到了最後,白花花的銀子落入了他們的口袋中,而朝廷和朕卻得到了罵名。”
說到此處,李宇神色微冷:“既然如此,為何不讓百姓知曉國事政要?”
趙高被李宇的話語說得啞口無言,嘴巴微動卻發不出任何聲音,因為這些弊端他心中也同樣是知道的。
而他也從李宇的話語中聽到了不容置疑,臉色微微一變拱手回道:“老奴受教了。”
“隻是如此一來成本可就不低了,畢竟百姓的錢餉有限。”
聽聞趙高話語中露出的隱約擔心,李宇嘴角微微揚起:“正是因為如此,朕才會讓王黎將改良的造紙術帶出宮去。”
趙高頓時抬頭,眼中滿是驚訝,隨即露出一抹明了:“陛下英明!”
“隻要造紙術成功改良,那麽成本和質量都會大幅度降低,屆時隻需要遣人抄錄,報社必然能大幅降低價格。”
“老奴鬥膽猜測,至多五十文錢,必然能買下一份日報!”
聽到趙高的猜測,李宇不滿的搖了搖頭:“五十文錢一份?太貴了!”
趙高連忙開口說道:“老奴愚鈍,但無論如何也無法想到比五十文更低的價格了。”
“無論是遣人抄錄,還是翻印,都無法讓價格低下去,畢竟產量必然有限。”
聽了趙高的話語,李宇臉上露出一抹自信:“便是因為如此,才要極力降低價格!”
說著,他從懷裏拿出一張宣紙遞給趙高。
趙高臉色微動,將左右屏退,恭敬的接過來將其打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