窗外那雙盈盈的目光卻絲毫沒有讓他分心。
戚科夫講雷鋒成年後回報國家、服務人民的故事,是那樣地專注,以至於一點也沒有覺察。
他是聽說了學校裏新分來幾位年輕的女教師,其中一位麵容姣好、長得頗有些像一位知名的電影演員,是一個資本家的女兒,又有一個男性化的名字,叫朱佩光,但戚科夫覺得這些對他有什麽影響呢?就是多了些女同事而已。他非常敬佩與自己身世相近的雷鋒,一心帶領學生們開展“為人民做好事,大家爭當小雷鋒”的活動,完全沒有心思去女教師群中好奇或羞澀地顧盼。
為了讓學生在心底裏紮下為人民服務的思想,戚科夫除了按學校安排,在上課之餘,帶著他們上街打掃衛生、到裏弄幫助孤病老人、去郊區幫助農民春耕秋收,更是自己聯係了地方的交警單位,又找來 “今天我休息”卻沒有休息的民警馬維民,一起帶著孩子們到馬路口幫助維持交通秩序,到老北站幫助老人與婦女拿東西、指路,到複建醫院的工地上幫助搬磚、運水泥……
難得不替同誌頂班、下船上岸的楊少遙聞訊後趕了過來,正巧見到戚科夫左肩背了幾個麻袋、右手抓著一捆繩子,帶著一隊戴著紅領巾的少先隊員要去老北站開展義務學雷鋒活動。
“拿這些做什麽?”楊少遙看著奇怪。
“火車站有許多老人,還有領孩子的婦女同誌,拿著許多東西不方便進出站。我們用這些東西幫他們裝一裝、捆一捆、拎一拎。”戚科夫解釋著,卻不小心將繩子散落在地下。
“你呀,讀書蠻強,生活裏常常笨手笨腳!”楊少遙笑著放下自己肩上挑的東西,俯身幫他把繩子紮捆起來。
“喲,這麽多扁擔!”戚科夫身邊的孩子好奇而開心地圍了上來,看著楊少遙手中長長短短的扁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