戚科夫遞給妻子的手絹,第一次被她生著氣,揮開掉在了地上!不但如此,朱佩光還帶倒了寫字台上的茶杯,潑出的水,打濕了科
夫剛剛寫好的——懇求調動到北區文化單位,專心從事群眾文藝推動工作的申請報告,也打濕了戚科夫的心情!
“佩光!”看兩個孩子不安地噤聲,縮在一邊打量,戚科夫有些焦心地將報告拿了出來,想回懟,卻硬生生忍住脾氣,將濕了的稿紙放回桌麵上,俯身,從地下撿回被揮掉的手絹。
他的喉頭滾了又滾,將不被親友理解的那份苦澀用力咽入喉中,回到台前,一筆一畫重新抄寫申請報告。
“哎呀,兄弟,你這個倔脾氣,怎麽不聽勸呢?”泉珠發愁地抽走了他手中的那支金筆,想抽走他衝動的決定,“你多少也為佩光的付出與孩子們的將來想一想啊。”
“大姐……”戚科夫看著泉珠半白了的頭發,心中難過。他知道大姐因為少時為家人在日本紗廠做了包身工,身體底子很差,近年來,又因為他忙於工作不在家,而經常來回奔波操勞幫襯著佩光,現在已多病纏身。而朱佩光因為又要忙於學校的教學工作,又要照顧家中兩個孩子,勞累過度,時不時感冒生病,藥不斷口。要是自己留在業餘學校,憑他的資曆安安穩穩做個招生老師或者管理人員直到退休,就可以多些清閑,也方便照顧家裏。這樣大姐與妻子都可以輕鬆與放心一些。
可是,他今天回來後,先後與邱範鋒、楊長珍通過電話,他們都相當支持自己的決定。邱範鋒告訴戚科夫:“安小家更需要顧大家。現在北區急缺推動文化建設的人才。你為群眾發展文化藝術,有利於安安、小武與更多孩子的成長,而群眾中充滿歡聲笑語,你們的小家庭也會處於一個和諧、美好的社會氛圍之中。”而楊長珍也已考慮到戚科夫工作與家庭難以兼顧的壓力,預備進行協調,要將身體狀況不佳卻具有豐富教育教學經驗的朱佩光轉調到業餘學校,接替戚科夫現在從事的招生工作。這樣可以兩全其美。但是他在學校積累的資曆與可能的提拔機會,就不得不放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