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升客棧一個月前的紅火此時**然無存,一個挑夫挑著行李卷和書箱從冷清的店裏出來,後麵跟著武育英和江哥。武育英說:“原打算隨你先到江夏看望伯母,然後咱倆再一同去追尋太白先生足跡,沒想到蜀中傳來噩耗……”他搖著頭歎了口氣。
“這是沒法子的事。曾祖母高壽仙逝,托體同山阿,代我向老人家燒一炷高香,寄托哀思。”
武育英點了點頭,站在門口說:“庠序之教,孝悌是仁的根本,我現在歸心似箭。”
“好,人有禮敬必吉,家有禮敬能昌,國有禮敬自強,若無禮敬必亂,我就不送了。”說罷江哥朝空曠的貢院街瞅了一眼,“隻等上給皇上的萬言書有了回音,我也得要離開長安。這裏米珠薪桂且不說,單是官場的那個作派就夠人受的!”
“李兄所言極是,一個個勢利眼,且無官不貪,楊釗尤甚!萬言書裏說的楊釗罪行可謂鐵證如山。”
“這都是我進京趕考途中和這次應試時的所見所聞,其實他的罪行遠不止於此。”
“是這話,他和李林甫既互相利用又鉤心鬥角,把個好端端的國家搞得危機四伏,皇上再不重振朝綱,除舊布新,我料定要不了幾年,天下將會大亂。”
江哥歎了口氣,說:“北邊的那個安祿山心懷叵測就是明證。先前我還不清楚這些事,寫萬言書時不少士子跟我說才知道,可皇上竟然還蒙在鼓裏。我在萬言書裏談到這個問題,盡管楊釗是抵製安祿山的,但他的所作所為卻實際上是幫助安祿山。我想皇上應該會以開創開元盛世的雄風一掃這些敗類,他畢竟是一代英主,豈肯讓大唐江山毀在這些人手裏。”
武育英點了點頭:“隻是這萬言書能否上達天聽還是個問題,萬一被楊釗截留就會惹下大禍,聽說他在宮裏的人緣特別好。還是那句話,你盡快離開長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