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太上皇的冊封使節房琯、韋見素、崔渙等,來到新君李亨的身邊不久,就大受李亨的欣賞和重視。
房琯、韋見素、崔渙等,很快被李亨任命為新朝廷的宰相,負責朝廷的主要政事。
裴冕、杜鴻漸、李泌、李涵、郭子儀、李光弼等靈武擁戴的文臣武將,以及李輔國等,心裏有些失落失望,對此都不以為然。
在一個恰當的日子裏,李亨諸事順利,心情舒暢,李泌於是趁機進宮,向李亨進言說道:
“陛下:
請恕臣直言無忌。
如今正逢亂世,非撥亂反正的人才,心胸闊達豁達的賢士,練達踏實的才智之人,不足以應付紛繁複雜的亂局,彌補朝政的缺失,對朝廷有所裨益。
普天之下,皇帝之次,以宰相為尊。所以,君王任命宰相,不能不慎之又慎。
長源私下以為,房琯大人喜歡高談闊論,談論國事,善於接納賢士,人望極佳。
實際上,房琯大人卻誌大才疏,並無處理紛繁政事、撥亂反正的才幹。
所以當初,上皇一直沒有對房大人委以重任,不是沒有道理的。臣私下擔心,恐怕房大人難以勝任宰相之職,耽誤軍國要事,有負陛下重托。請聖明的陛下斟酌。”
“先生勿言,朕自有主張。當初,朕欲任命先生為右相,先生一口拒絕,不肯屈就。
如今,朕任命房愛卿為宰相,讓房愛卿主持軍國大事,先生卻從中阻撓作梗,朕有些不明所以。”
李亨認為李泌嫉妒房琯受到重用,心裏有些不高興,直言不諱地阻止李泌說道。
“我與陛下多年交往,深刻了解陛下的性格。”李泌見狀,不敢再次進言,自思道:
“如果陛下認為臣偏私,嫉賢妒能,豈不是壞了我匡扶社稷、彌補朝政缺失的好意。”
李泌聽後,不敢再諫,怏怏不樂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