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諶帶著一隊人馬從鄴城出發,也是過發幹港前往濮陽而去,這一行,他並不知道袁尚濮陽大火的事情。
所以等其抵達濮陽港的那一刻,也是頗為錯愕,但隨後,得知這一切,都是自己陣營的三公子所為,心中更是感歎萬千。
一方麵是他為自己之前看走眼的事情默默後悔,另外一方麵則是因為自己能夠追隨這位有勇有謀的少主,也算是才得其用。
後續,他在抵達河南,自然也是立刻通知了在曹操麾下當差的弟弟,荀彧,他倒是希望兩兄弟能夠摒棄前嫌,幫個忙。
荀彧是個君子,自己這邊本身就和袁紹是敵對關係,外加上他們還巴不得袁紹早死,故此一來二去,隻是給出了讓哥哥暫時躲避的地方罷了。
他其實也不敢和自己的哥哥有什麽過密接觸,雙方隸屬於不同的陣營,如果私下交往太過於密切,最後也會引起別人的忌憚。
“兄長,我能提供給你的幫助,著實不多,而且,近來你也要注意些許,切莫讓曹軍人發現。”
“你莫非是覺得我會連累與你!?”
“連累與我?兄長這莫非是和我說什麽氣話,我如何會這般思想,隻是曹家在濮陽吃了敗仗,按照曹操的脾氣,你也是懂得。”
“這個的確是知道,不過,你放心便是,我不會連累到你的,要是曹公真的遷怒與我,這也是我的事情,荀氏的祖訓,我不會忘記的。”
荀彧聽完自己大哥所言,也是歎了一口氣,繼後,他也是知道自己兄長的脾氣,不在多言,將那門扉關起,便走了出去。
至於荀諶,也意識到了這個節骨眼上來到河南,乃是最為不明智的選擇,但是為了袁紹,他還是想要冒險試上一試。
古代人講究氣節,講究知恩圖報,他當年能夠在曆史的舞台上大放異彩,這也多虧了袁紹的賞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