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大秦一步步變好,那些走投無路,落草為寇的人,紛紛改邪歸正,重新回到自己的故鄉發展。
“傳朕旨意,凡是願意改邪歸正的山匪,朕對他從寬處理,可以回到自己的故鄉生活,不肯歸順者,殺無赦。”秦始皇下了聖旨,隨著時間的推移蔓延到全國各處。
這個計劃也是嬴炎給秦始皇出的。
嬴炎偶然之間想到了《水滸傳》,當年梁山108位好漢大多都被招安了,大秦這些土匪算什麽。
隻要國家環境越來越好,沒多少個願意當土匪的。
不肯改邪歸正的,秦始皇直接派大秦鐵騎去剿滅土匪,巡遊到哪裏,就剿滅哪裏的土匪。
隻要開了這個頭,把威名傳出去,其他秦始皇沒有巡遊到的地方,那裏的土匪也能提心吊膽,然後紛紛改邪歸正。
秦始皇還聽從了嬴炎的建議,同意每個縣城擁有兩千士兵,這些士兵屬於朝廷,不是屬於地方官,兵權依舊在朝庭手上。
這兩千士兵的作用僅僅是為了保護縣城,免得有土匪喪心病狂,衝進城裏殺人,這些士兵的工資也由朝廷統一分發。
隻要兵權還在朝廷上麵,並且人數控製在一定程度,也不怕他們造反。
大秦的郡縣製,有好處也有壞處。
最大的壞處就是,因為沒有藩王存在,除了鹹陽,全國各地都沒有兵權,抵抗能力低下,很容易被土匪入侵搶劫。
嬴炎之所以建議秦始皇這樣做,也是為了保證大秦天下各個縣城,都有一定的自保能力。
如果兩千士兵都解決不了,那完了,一定是發生了大事,朝廷出麵就得了。
這一措施下來,天下各個城市不僅增加了自保能力,而且區區兩千人馬,也不可能造反。
最重要的是,這兩千人馬隻屬於朝廷,他們的工資由朝廷分發,每年還需要調配,輪換,保證他們不會被地方官賄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