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堪當然要跑快一點,跑慢了萬一露餡怎麽辦?
這個茹瑺,真不好糊弄。
將兩千柄戰刀帶回南城兵馬司,陳堪頓時獲得了英雄的待遇。
無數校尉簇擁著他,看著馬車上那一柄柄精美的繡春刀垂涎欲滴。
刀陳堪是帶回來了,至於怎麽分配,那就是手下五個兵馬司指揮的事情了。
陳堪從來不禁止手下的良性競爭。
相反,他很鼓勵。
隻有競爭,才會有更多的人才湧現出來。
事情要一樁一樁解決。
麾下的校尉們,在中軍都督府的將官手下,至少要訓練一個月左右的時間。
兩千柄戰刀也足夠他們訓練所用了。
所以和張信對線的事情暫時不急。
陳堪梳理了一下自己接下來要做的事情,將所有的事情按照重要與否寫在紙上。
首先,最重要的事情肯定是推動鄭和下西洋。
其次是雲南的事情也該提上日程,至於西平侯與情敵沐昕進京的事情,陳堪倒是不太著急。
反正大眼睛萌妹已經選擇他了,他勝券在握底氣十足。
還有徐景昌,得想個法子教訓一下他。
永樂大典,這個和自己沒關係了,反正不管誰來牽頭編撰,頭功都是自己的。
推動鄭和下西洋的事情還需要諸多謀劃,不是一時半會兒能搞定的。
那就先把改土歸流的事情搞定吧。
陳堪提起筆,稍加思索了一下,在奏折上寫下改土歸流四個字。
這事兒對陳堪來說沒什麽難度,照著我大清抄作業便是。
再加一點後世民族大團結的想法進去。
還有文化入侵,這個不能少。
嗯,還有那些少數民族的一些好玩的事情得保留一下,什麽潑水節啊,火把節啊,都是民族瑰寶。
能歌善舞的雲南漂亮妹妹……
不知不覺,一條數千字的改土歸流之法便躍然紙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