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一寸河山一寸血(全5冊)

第七章 殘陽如血

1942年元旦,中、蘇、美、英等26個國家在華盛頓簽定共同宣言,表達了聯合對日、德、意這三個軸心國發起軍事行動的決心。

鑒於當時中國戰場牽製了三分之二的日軍主力,已實質上成為抗擊日本陸軍的主戰場,各盟國特別是西方大國開始對中國刮目相看,道理很明白:不服氣,你跟那“三分之二”扳扳手勁試試看。

1月4日,盟軍總部正式劃出中國戰區,範圍除中國之外,還包括越南和泰國,蔣介石以上將銜擔任戰區統帥。

這在近代中國是從來沒有過的事情。

曾經,“東亞病夫”、“華人與狗不得入內”,都是鴉片戰爭後一直掛在身上的標簽,想甩都甩不掉。

縱使江山秀麗,縱使家世顯赫,也不過是個一睡百年的嗑睡蟲,如今終於讓別人知道你其實是一頭獅子,醒過來之後同樣可以獨擋一麵。

消息傳出,不獨中國國內,即如東南亞華僑亦為之歡欣鼓舞。接到任命後,蔣介石在日記中這樣寫道:“國家之聲譽及地位,實為有史以來空前未有之提高。”

戰區統帥有了,還得配個幕僚長,這是個洋人,美國人。

1月14日,由美國政府提名,史迪威中將出任中國戰區參謀長。

開心一刻

蔣介石事前曾委托宋子文進行調查,調查結果讓蔣介石很滿意。大舅子告訴他:你的新任參謀長,是美國陸軍中最優秀的人物。

宋子文的評價不免誇張,換一種說法也許更為穩妥——在能夠派往中國的將領之中,史迪威應該是當時美國所認定的唯一合適人選。

史迪威,畢業於西點軍校步兵科,曾擔任駐華武官。除通曉漢語,享有“中國通”之名外,他也顯示出了一定的軍事才能。

太平洋戰爭爆發前,美國舉行全軍大演習,以少將師長身份參加演習的史迪威一鳴驚人,他指揮的步兵師表現突出,其本人也因此被譽為美國陸軍47名少將中最出色的一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