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大梁豪商

第七十六章臨江閣提序

“這位公子有些麵生啊。”孔先生盯著銀子道。

人麵生,銀子可不麵生。

宋澈說道:“我並非本地人,今日遊玩至此,觀此閣樓巍峨雄偉,又見文人騷客爭先提序,因此便想來試一試。”

孔先生卻道:“臨江閣上月才重修開設,臨安府發公文邀天下儒生為其賦序,公子錦衣玉帶,氣質富貴,更似巨賈豪商,不似讀書人。”

宋澈眉頭一皺,反問:“難道非得是穿儒袍,持紙扇,戴簪花的才能有好文章?”

孔先生見人不悅,趕忙擺手,“那倒不是,那倒不是……反正公子不缺錢,試一試也無妨。”他說著,挑了一幅大畫卷,一隻大毛筆遞給宋澈。

“若是我之賦序被選中了,又該如何?”宋澈又問。

孔先生笑道:“若是如此,公子將得到賞銀百兩,並受邀入臨安府做首席幕僚,再者,您的賦序與名號將刻在碑文上,隨臨江閣一起千古流傳。”

宋澈道一句“甚好”,抱著筆紙,在閣中挑了處僻靜地,敞開白紙畫卷畫,開始默寫。

他當然不是什麽文人雅士了,隻不過‘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作詩也會吟’,大梁又非常規朝代,沒有李杜三蘇,借鑒一番,問題不大。

若問樓閣記序之最,從古至今無礙乎兩篇,一為《滕王閣序》,一為《嶽陽樓記》,這兩篇古文宋澈從小便深有感觸,若是不能將它們背得滾瓜爛熟,這手板心便要叫語文老師打開花兒。

宋澈借鑒《嶽陽樓記》,為此閣寫了篇《臨江閣序》。

當然,宋澈為閣樓提序,絕非舞文弄墨、升官發財。

範公,範仲淹亦是如此,不然怎會有“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之絕句?

如今,國家內憂外患,宛如將傾大廈,再看這些文人雅士與達官貴人,哪個又肯思家,思國,思君,思社稷?包括宋澈自己都做不到這麽大公無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