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錨說道,“那邊水道更多,小船也更有優勢。”算日子的話,小齊、丁煥和霍雷都要回來了
“好!”荊竺道,“等他們回來了,我們先開一趟大船,我們自己的大船。”
“名號有了嗎?”
“在外謀生都是圖個平安吉祥,就叫‘安吉號’。”荊竺道,“船行就叫‘安吉水運’,怎樣?”
“我們有四艘大船,名號得有區別,官府那裏也要申報。”鐵錨說道,“這大江之上來來往往上千艘船呢!”
“做生意最喜歡‘金玉’二字,筆畫又少。”荊竺道,“先試水的就叫‘金安吉’和‘玉安吉’,另外兩艘叫‘金吉安’、‘玉吉安’。”
“安吉,吉安。好!”鐵錨趕緊把筆墨拿過來,“大船肯定要先生題字,小船的名號讓他們幾個去想。”
“這隻筆太小了,得用大號鬥筆,明日我去鎮甸的裝裱店借用,寫好了再拿回來。”荊竺道,“還有,把我們從北地和西安轉運過來的貨物裝上一些,給馬老先生送去。”
“那我明日就通知水手準備起航。”鐵錨說道,“去年造新船時就有許多年輕人打聽水手的工錢。”
“若是我們的工錢比其他船行的高,那肯定會引起矛盾。”荊竺給鐵錨的杯子續滿了茶水,“你們是如何處理的?”
“我們幾個隊長商量之後決定,先把人留住,一旦他們上了其他船就不好下來了,而且一時半會兒想要找人就不容易了。”鐵錨一本正經地說道,“我們跟每個人都簽了文書,新船啟航之前按照碼頭最低的工錢支付,在我們的船行和車馬店幫著幹些轉運的活,啟航之後跟其他船行一樣。”鐵錨回應道,“另外,枯水期會有一定的補助,這個是其他船主沒有的。”
“這個誰的點子?”荊竺對這個很感興趣。
“是霍老爹。”鐵錨說道,“雖說他年少時就離家了,可終究是水邊生長的人,車馬店這邊沒什麽事情他就回去了兩次,族中還有不少人認識他,又募集了十幾個年輕水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