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三國:開局截胡了大耳賊

第112章 奇才黃月英

史書中描寫的諸葛亮隻有輝煌的一麵。

但那並不真實。

真實的諸葛亮其實和許多普通人一樣。

他也曾早戀過。

也曾被家長嚴厲訓導過。

也曾因為業餘愛好而被斥責過。

每一個少年成長的路上都躲不開這些事情。

隻有正確的引導,才能讓青春迷茫的少年人走上正確的道路。

一味的斥責,隻會讓他們在叛逆的道路上越走越遠。

有時候劉磐也在反思。

年少時的諸葛亮是如此的跳脫。

為什麽長大之後他會變的格外謹慎呢?

最終落下一個“諸葛一生唯謹慎,不擅奇謀”的評價?

原因大概就出在了諸葛瑾的身上。

諸葛瑾對他的期望很高,所以對他過於的嚴厲。

諸葛亮隻要犯一點小錯誤,諸葛瑾就會狠狠地教訓他一頓。

讓他牢牢地記住自己的錯誤,此後不敢再犯。

可是這樣真的好麽?

少年人之所以是少年人,是因為他們青春飛揚、生性跳脫。

具有無限的想象力和創造力。

很多大人們都以為把自己的世界強加給少年人,是對他們的負責。

殊不知這種教育方式,卻是以抹殺少年人的天性為代價的。

誰人沒有少年時?

每一個少年人都像老年人那樣老成持重,那還叫少年嗎?

每個人都應該有自己獨力的性格。

而不是千篇一律的老成。

不大一會兒。

諸葛瑾請來了黃承彥父女。

劉磐把自己剛才的所思所想當著他們的麵說了一遍。

黃承彥若有所思的點了點頭,雙眼露出了從未有過的光芒。

劉磐的理念和他教育女兒的理念如出一轍。

否則和諸葛亮年紀相仿的黃月英又怎麽會製作出連弩模型來呢?

反倒是諸葛瑾。

他陷入了長久的思索之中。

眼神裏時而掙紮,時而放鬆……複雜的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