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廷所言都會有邸報傳閱各地。
張元青看見馮勇這個名字的時候,想了老半天才想起來,此人要來應州巡按。
是楊廷和那邊派來整自己的人。
屬實是張元青每日的事情太多了,被忙活亂了。
張元青快速的瀏覽邸報,看見三位閣老都要審閱馮勇案的時候,心中升起悲涼的感覺。
應州煤業的發展終究是太超前了,就連李東陽也開始潑冷水了。
“說到底不是親爺爺。”
張元青骨子裏還是現代人,不願有什麽約束。
更不用說一句話不對就要殺頭。
他對朱厚照打交道的方式,也隻是想要抱大腿自保而已。
可正德皇帝也不是免死金牌,更沒有閑心去投資幾年後的嘉靖皇帝。
他就想無憂無慮的待在應州。
盡管巡按馮勇的事情沒有他的摻和,背後卻有他的影子。
張元青敢去叫那聲爺爺,同樣是為了,不用莫名其妙的就被砍頭。
他跟大明所有人都不一樣,更不會接受誅九族這樣的大罪。
“時代終究不會順應人。”
張元青抬筆寫了奏折呈上去,此奏折需要西北所有人的聯合署名。
既然背後有他的影子,那就從幕後走到台前吧。
當折子送到方知縣手裏的時候,張元青要他好好看看再簽字。
方知縣嘿嘿笑了:“張大人小看老頭子了,覆巢之下無完卵。”
張元青的奏折在西北各知縣知府衙門流傳,他們素未謀麵,看到折子的時候都笑了。
尤其是最先發難的布政使何大人:“小張大人還是懂事的。”
“額們賺點銀子容易嗎?”
“幹了。”
張元青的折子到京城的時候,先呈給內閣。
李東陽最先收到,看見折子之後,深深的失望籠上心頭。
“該退這一步。”
楊一清卻是不同的反應:“這小子的脾氣倒是合我心意,被欺負到頭上了,退個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