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智就是集智,派立花宗茂前來,表麵和談,實則為了救出加藤清正,可笑這加藤執迷不悟,愣是認定明朝是誠心和談,夜裏死活不肯回去。
立花宗茂無奈,隻得出手將他打暈,順著事先掘好的地道扛著出了遼東大營。
得知加藤兩人逃走,樓心月立敢不妙,急報李如鬆加強戒備,隨時迎戰。
果不其然,不出三日,遼東大營對岸便豎起一座軍營,敵軍越聚越多,隱隱超過遼東大營的規模。
李如鬆在帥帳內來回踱步,“樓姑娘,據探子來報,眼下倭營軍中已聚眾七萬有餘,包括平壤城的四萬、義州的兩萬,加上從江沙撤下的一萬,人數已不比我遜色,隻是不知為何不攻!”
“來得好快,看來立花宗茂來之前,他們便已秘密調動平壤城的軍馬趕赴義州,至於為何按兵不動,我想他們在等。”
“等什麽?”
“等他們的水軍。”
“水軍?”
“不錯,若要攻我,必先渡江,我軍在江邊布有佛朗機炮、虎蹲炮、滅虜炮等火炮數百門,單憑這幾條漁船就是送死。聽說倭賊水軍統領藤堂高虎的百餘艘大小鐵船已自釜山北上,不日便達,有了鐵船,我們火炮的威力頓減,倭賊登陸便多了幾分勝算。”
“本帥之前得到消息,倭賊的水軍不是被朝鮮全羅道左水使李舜臣的水師殲滅了嗎?”
“隻是損失了皮毛而已,說到這李舜臣,倒也是個人才,獨創了龜船突擊,朝鮮的水師可比步軍強了不止百倍,閑山島、玉浦、唐浦連戰連捷,可惜倭賊也很精明,發明了陸海防禦戰的戰術,一舉取得釜山浦、長門浦海戰的勝利,而後利用李舜臣被貶失了職權,大舉反攻重創朝鮮水師,令其幾乎全軍覆沒,可惜啊……”
李如鬆聽了大罵,“昏君李昖!內政腐朽無能、外備形同虛設,迫害忠良倒是一把好手,有這樣的朝廷,被滅了簡直活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