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文朝大閑人

第64章 最佳人選

關於流言,老百姓表示非常熱衷,第二天,辯論會的事就急速在各坊各巷傳開了,老百姓都知道了李逸為民傳學的誓言。

至於文化圈,綜合這三個半月的前因後果,送了李逸兩個新的稱呼。

寒門口中的都讚李逸足智多謀,貴族口中的李逸便是詭計多端,意思居然差不多,然則橫渠四句成了讀書人公認的標榜。

留宿楓園的年輕人,一大早就四散而去,隻有秦淮留了下來,兩人先是去了一趟孔府,從孔仲澹夫子那求了一張畫像。

老夫子昨日未曾去興道坊,在他看來,李逸辯國學輸不了,他不想去聽那些士族的倨傲言談。

“綿澤,你要聖人的臨摹畫像做什麽,市麵上多的是,何必跑一趟孔府?”走出孔府,秦淮對李逸的行為表示不解。

將畫卷置於馬囊,李逸淡然一笑,“大哥,這可是我開酒樓的錢,當然要和原畫一模一樣!”

秦淮更是莫名,就算是原畫,說大了去,也就是幾千兩銀子,開一家豪華酒樓,不得好幾萬兩,臨摹的畫這麽值錢?

李逸也不多言,打馬一驅,小跑著橫穿朱雀大街,秦淮緊隨其後,兩騎直驅昭國坊。

扈家的大園子越來越正規了,各區域涇渭分明,扈仕隆是個不可多得的人才,白天守鋪的他,早已將各區的工序安排妥當。

來到還沒有開工的玻璃區,將畫像交給建模工匠,兩人一邊等模具,一邊隨意的在四處遊覽。

秦淮看著忙碌的工匠,讚歎不已,“綿澤,三個半月,能做到如此規模,太出乎意料了!”

“其實我也沒想到,我的計劃是年前完成這些,扈家的出現和伯父的助力,都是意外收獲,現在的情況隻能說我運氣好。”

李逸隨手拿起一個香皂盒,漫不經心的說著,他很清楚自己能做到這些,是有許多外力幫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