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初七,空氣分外清新,陽光似乎不再毒辣,因為是乞巧節,興道坊人潮洶湧,龐大的廣場,劃分成各種比賽場地。
牛郎織女的故事漢時就有,是為宣揚男耕女織的精神,所以乞巧節是勞動節。
習俗則是技藝大賽,男子有各種勞作比試,女子大多是織布,刺繡的比拚,錦繡樓已連著三年得了刺繡第一。
所以,兩家約戰初七是有理由的,因為這一天比試理所應當,辯論也可以當成一種嘴部勞動,佛家和道家都有場地。
刺繡比試的區域,是才子富二代最多的地方,因為曲妓的勞動不能在光天化日下進行,所以這個區域美女最多。
刺繡活要求心靈手巧,纖纖玉手在這個時代,大多被大家閨秀擁有,因此刺繡的比試過程,成了廣場上最吸引男人的風景線。
賽場中最吸引人的,便是身披碧玉煙紗的柳顏汐,孟菲菲多次讚她聰慧手巧,穿針引線間如行雲流水般讓人賞心悅目,完全不是初學月餘的學徒樣子。
柳顏汐名盛,在場才子大多是見過的,而錦繡樓搭的涼棚裏,除了美貌有名的樓主孟菲菲和其餘嬌俏繡娘,還有三人。
陳婉瑩因為生日的原因,罕見的穿了一套霓裳紗衣,十八歲的姑娘美得沒有天理。
或是習武後營養補充的好些,平日穿武衣束胸的她,換上女子裝扮就被李逸笑稱一聲小母牛,可見其發育良好。
秦璐雖然年幼三歲,牽著小旺財的少女,也是國色天香的胚子。
一個小小的涼棚裏,除了李逸這個翩翩公子,竟是美女如雲。
周遭男性的目光大半聚焦在這裏,有些年輕才子更是抬高聲音,用自認為出眾的言論對場中的繡品評頭論足,顯得自己專業。
用宮扇掩住嘴,陳婉瑩打了個哈欠,嘟囔著:“好無聊啊,老二繡的也太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