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初三一天的發酵,李逸是被冤枉的言論在長安城各個角落響起,同時,王、鄭兩家被打上了“沽名釣譽”的標簽。
兩家人在昨日下午就出來辟謠了,說坊間流言與兩家無關。
奈何時間久了,沒有證據,但老百姓的眼睛是雪亮的。
就算你們沒傳,可你們也沒否認啊,弟子規誰寫的不能說清楚?還有那三字經,書鋪賣了多少年了?
李逸五文錢一張報紙,連拚音和注釋都有,把賣書一兩銀子的兩家臉麵,打的是啪啪作響,披著讀書人外衣的奸商,更可恥!
七月四日,朱雀門外的皇榜上,一則消息,更是將李逸的形象抬到最高。
“長安城及京兆府轄內各鄉,凡有想學習折扇、宮扇、家具、造紙技藝的,都可去京兆府報備,審核通過後由楓園傳授!”
消息一出,那些說李逸有貪財毛病的,隻能閉嘴,所有人都轉而讚歎其無私。
初四這天還有一件事,三皇子成年。
武王府內,李勇入宮接受了成人禮和封號、封地,帶著母親楊貴妃和李濟賜的禮物回來了,正在宴請一些考生和才子。
“恭喜殿下,這冊封詔書裏,未提何時赴封地,想來殿下會留在長安。”郭鵬看過詔書,恭敬的說道。
終於熬到成年,李勇卻反常的沒有露出狂傲神態,沉聲道:“父皇也沒有給我長安的職務,近期還是不宜出府,我那二哥成年兩個月,也未曾出過東宮。”
不等郭鵬附和,李勇轉而問道:“那李逸昨日登報後,王、鄭兩家如何應對?”
郭鵬將昨日王玄等人的商議結果說出,又道:“先生準備明日臨時下戰書,我等已投了大量辯證稿,讓李逸等人忙於辯證,明日沒時間做準備!”
“哦?下一期的前五篇,他們兩家都買下了?”李勇笑道,五篇也得不少錢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