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凋落的曇花:新莽王朝興亡往事

(二)攝政假皇

未經世事的劉衎死了。王莽終於放心了:“廢物!這就是你和我做對的下場!”

不過劉衎畢竟大漢朝的合法皇帝,皇帝死了,按製度是要給他上諡號的。王莽先是追尊他為“孝平皇帝”,不久又上疏奏請追諡成帝劉驁廟號統宗,劉衎也跟著沾光,廟號為元宗。不知道王莽是怎麽想的,在這個敏感的時期追諡什麽廟號,有意思嗎?

至於劉衎的後事,王莽的經驗非常豐富。按照前朝遺製,他下令全國六百石以上的級別的官員服喪三年,隨後又將劉衎的遺體胡亂安葬在了康陵。從心裏來講,王莽是很痛恨劉衎的。幾天後,王莽在沒有新君即位的情況就大赦天下,完全不把劉衎放在眼裏。

劉衎死了,但大漢帝國還在,雖然此時的帝國已經被王莽掏成了一副空殼,但官樣文章王莽還是要做的。現在最大的問題,應該選誰來做皇帝?在王政君的主持下,王莽與三公聚到一起商議皇位繼承人。

這時漢元帝劉奭的直係後人(包括孫輩在內)全部死光了。現在最合理的辦法,就是上推一輩,從漢宣帝劉詢的曾孫們裏麵尋找合適的人選。在宣帝曾孫輩中,有五個諸侯王,四十八個列侯,王莽的選擇餘地很大。

但問題很快又來了,宣帝的這些曾孫大多數都以成年,如果在其中選擇一個人上台,不利於王莽的控製。王莽正是因為劉衎年長,不好控製,才弄死了劉衎。如果再找一個成年人,王莽還有好日子過嗎?最重要的是,這位年長皇帝的外戚怎麽辦!

王莽懷著私心,反對從宣帝的曾孫輩中找人選。他的理由是大漢開國二百年來,沒出現過兄終弟及的事情,否則將來宗廟裏的牌位怎麽擺?王莽認為應該從宣帝的玄孫輩裏挑人。他的小算盤很簡單,宣帝的玄孫年齡都很幼小,王莽就喜歡“幼齒”,這樣他就可以多幾年玩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