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打量燕青,憑借他多年看人的經驗,眼前如此男子,怎麽看都不像凶神惡煞之徒,就跟瓦崗寨上那批人相比也未免太過文靜秀氣了,這樣一個人都能夠去做強盜,那難怪朝堂上是朽木為官了。
他覺得這個人一定有故事,於是他先問:“這位義士是如何去了梁山,可方便相告嗎?
燕青沒有想到這位天子直接道破他的身份偽裝之後,第一個關心的竟然是這個,他想了一下,決定從實道來,於是就把當初父母雙亡之後如何流落京城,如何被盧俊義收留,後來梁山上的人又如何賺盧俊義上山,如何騙他,回來又被總管背叛,被官府擒拿,後來梁山上欺騙了他的梁山那夥人又怎麽去救了他們的性命。
生活在唐朝的李世民真雖然經曆過瓦崗寨,但真的沒有聽說過水滸傳這種精彩的故事。又加上燕青本來就口齒伶俐,又是自身經曆,所以說得是跌宕起伏,情真意切,那叫一個感染力強,李世民僅僅是聽燕青說起來自家主人上梁山的故事已經聽得**氣回腸,一會兒忍不住生氣,一會兒又忍不住叫好,就像所有第一個聽水滸的故事一樣。
“若是梁山上豪傑都是你與你家主人這等人物,那麽朝廷的兵馬被打敗也是理所當然的。”李世民說:“隻是不知道詳情如何?”
他問對人了,燕青來就是為了告訴他這個,於是李世民從盧俊義上梁山一直聽到了精彩絕倫的宋公明三敗高太尉。
當然,他一邊聽一邊吃驚:“什麽?當初高俅保舉雙鞭呼延灼去**平梁山,結果呼延灼歸順了宋江,高俅竟然還能穩坐太尉的位置?什麽?高俅讓童貫帶領大軍征討梁山,結果童貫兩次大敗,損兵折將,結果兩人也啥事沒有?”
他想到有蔡太師的奏報寫:"近因炎熱,軍馬不服水土,抑且賊居水窪,非船不行,馬步軍兵,急不能進,因此權且罷戰,各回營寨暫歇,別候聖旨。就像昨日高俅說“病患不能征進,權且罷戰回京。”是一樣的,他們都對這種回複已經駕輕就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