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芸娘馬背上的功夫比較均衡,最出眾的就是槍法和棍法。她現在的兵器就是一杆花槍,陳老幺親手打造的三棱槍頭,纏金絲的烏藤槍杆,重量九斤八兩。
李憲就是得到了她的指點,才把自己的想法變成現實,能夠在馬背上搏得追魂槍的名號。
牟長霞的內衛營剛剛組建的時候沒有趁手的兵器,李憲命令手下到山上砍伐櫟木製作哨棒對付了一段時間。
後來全殲八百敵人,終於得到了女真韃子的單刀,女兵連總算有了自己的兵器。
可是緊接著進行戰術大迂回,不到七天就往返一千六百多裏,李憲再也沒有時間指點女兵訓練。此次擴軍之後,增加了九百多根本沒有絲毫基礎小姑娘。
過去這段時間,牟長霞、薛沁兒和薑四娘能夠教會姑娘們騎馬,那已經是了不得的成績,就別談什麽戰鬥力了。
和過去唯一的區別,就是剿滅了貓兒寨的叛徒管大年,鏟除了謀克戶完顏佟家奴和六個蒲輦戶,又連續拿下了馬家堡、杏花溝兵營,得到的東西還真不少。
尤其是馬家堡裏麵的一座兵器庫,應該是為這次戰役做準備的,擴編軍隊的武器並不愁。
經過蕭芸娘檢查,第一營和第二營那些混蛋瞧不上眼的木柄長槍,這一次全部裝備給內衛營第一連,也就是當初李憲親自訓練過的骨幹連隊。
內衛營二連,每個班裝備三座連弩,這是在杏花溝和馬家堡繳獲的。小姑娘們無法使用男人用的大弓,這一次終於有了遠程打擊兵器,而且可以很快形成戰鬥力。
內衛營三連和四連,也是年齡最小的姑娘們,全部裝備單刀。兩個連四百多人的主要任務是長身體,平時起碼巡邏兵營四周有一定威懾力,並不需要她們馬上形成戰鬥力。
蕭芸娘帶領內衛營來到淖水泡兵營,最主要的任務就是傳授第一連的槍法,教會第二連使用連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