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張居正全集(全6冊)

卷之二十四

宋紀

唐之後為五代,曰梁、唐、晉、漢、周,遞興遞亡,總不過五十餘年。當是時,幹戈日尋,海內分裂,稱帝建國者,十有餘姓,而皆竊據僭號,非大命真主,至宋太祖始統一之。太祖在周時領歸德軍,起於宋地,遂以宋為有天下之號。這書記宋家一代的事,故稱《宋紀》。

太祖

太祖皇帝,姓趙氏,名匡胤,涿郡人。生於洛陽之夾馬營,有紫雲黑龍之瑞。周世宗時,為殿前都點檢,屢立大功,人心歸服。及恭帝嗣位,為眾軍所擁立,遂受周禪而有天下。在位十七年,廟號太祖。

二月,尊母南郡夫人杜氏為皇太後。後,定州安喜人,治家嚴而有法。生五子,曰匡濟、匡胤、光義、光美、匡讚。匡濟、匡讚早卒。陳橋之變,先遣楚昭輔入汴,慰安家人。後聞之曰:“吾兒素有大誌,今果然矣。”及尊為皇太後,太祖拜於殿上,群臣稱賀,後愀然不樂。左右進曰:“臣聞母以子貴,今子為天子,胡為不樂?”後曰:“吾聞為君難。天子置身兆庶之上,若治得其道,則此位可尊。苟或失馭,求為匹夫不可得。是吾所以憂也。”太祖再拜曰:“謹受教。”

定州,即今真定府所屬定州。安喜,是縣名,即定州地方。陳橋,是驛名。汴,是宋建都之地,即今開封府。

《宋史》記建隆元年二月,太祖既立太廟,追崇祖考,即尊奉其母南郡夫人杜氏為皇太後。史臣因敘說:太後乃定州安喜縣人,有賢德,治家嚴正,事事都有家法。生五子,長曰匡濟;次匡胤,即太祖;次光義,即太宗;次光美,次匡讚。匡濟、匡讚早卒。太祖為都點檢時,領兵出禦漢寇,行至陳橋驛,諸將士逼立太祖為天子,把黃袍加在身上。太祖不得已而從之。那時,家眷都在汴梁。太祖先遣麾下楚昭輔入汴,慰安家人。母後聞之說道:“吾兒見天下久亂,素有濟世安民的大誌,今果為天子,不負其誌矣。”及是尊為皇太後,太祖拜於殿上,群臣稱賀,滿朝無不欣躍。太後獨愀然不樂,憂形於色。左右因進說:“臣聞母以子貴,今子做了天子,尊為太後,似這等極貴,何故反有不樂?”太後答說:“吾聞之古語,為君的最難。蓋天子以一身處於四海兆民之上,任大責重,若兢兢業業,治之得其道,則兆民允懷,此位可以久居,才是尊貴。苟少有忽略,失所以製馭之道,則民心離散,爭奪並起,求為匹夫而不可得矣,何尊之有?此吾所以憂之也。”太祖聞其言,深有儆悟,乃再拜說:“謹受母後之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