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由崧被擁立為弘光帝。在這個南明小朝廷裏,奸臣馬士英隻知擅權內爭。而專在酒色上用功的昏君弘光帝處處信任他,結果弊政不除南明勢危……
清兵極端殘忍地屠了揚州,史可法不屈,犧牲得壯烈烈……
江南才子冒辟疆仗義疏財家資又豪富堪敵國,為了心愛的董小宛,他弄得傾家**產,這一切的背後主謀居然是清豫王多鐸……
董小宛的得寵讓順治帝的皇後董祿氏因妒嫉而暗弄手腳,致使董小宛被皇太後活活燒死在西山玉泉宮,為的是能了斷順治帝的癡情……
吳三桂就藩雲南後,一切飲食起居,無不窮奢極欲。可就在富貴繁華中,陳圓圓出乎所有人意料地自殺了,而且自殺的時刻也同樣地出乎所有人意料……
南明勢危
崇禎帝殉國的噩耗傳到江南後,明致任大吏江督呂大器、南京兵部尚書史可法、總督馬士英、總兵黃得功、副總兵高傑、進士黃淳耀、巡撫祁淵、大學士高宏圖、都給諫劉宗周都齊集魏國公徐宏基府第,共謀繼立。
於是從甲申三月十八日崇禎帝死難之後,河北一帶統為清有,而江南半壁卻還擁戴著一個福王朱由崧稱帝為弘光帝。於是曆史上也就有了個南明小朝廷,南明在南京的弘光帝之外,還有福州的隆武帝和肇慶的永曆帝等,直至前清康熙元年即公元1662年永曆帝被殺,這個曆經了一十八年的南明王朝才最後覆滅。
當時的鳳陽總督馬士英和誠意伯劉孔昭認為從河南逃走、避難南下鳳陽的福王朱常洵的長子朱由崧是光宗的嫡侄,屬皇族近支,論倫序當立。但秉性忠誠的史可法力爭說朱由崧昏庸,不如迎立潞王,且潞王也與朱由崧同在淮安。
但馬士英意圖擅權,想要的正是君主昏庸以便利用,於是就仗著四總兵聲勢,氣焰逼人地護立福王入南京,先稱監國,繼即大位,改元弘光;並在南京修葺舊殿。弘光帝封馬士英為大學士,史可法為體仁閣大學士,呂大器為兵部尚書,高弘圖為文淵閣大學士,劉宗周為吏部尚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