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當不成贅婿隻好去做儒聖了

第五十八章四皇子替江寒說話

聽到“賑災”兩個字,諸公就想起了雲州妖患,災民衝擊京都。這件事本來是太子與戶部尚書在辦,隻是戶部存餘不多,再加上災民眾多,至今仍是個大難題。

而一個小小的開竅童生,竟然作出一篇賑災文章,更是引發了儒道異象?

宋國公心中不以為然,但還是慢慢看下去,臉色卻變得越來越奇怪。

旁邊文官見他臉色古怪,也湊上去看。

慢慢看下去,幾個文官臉上的表情也變得越來越豐富。

“好!好一個破題,這破題實在精妙!我這麽多年來從未看過如此精妙的破題!”一個老者讚歎道:“若此文於春闈之上出現,我定要欽點他為頭甲!‘歲凶旱水洗,民失本,則修宮室台榭,非麗其樂也,以平國策也。’這以工代賑之策也實在太絕!此子當有絕世大才!”

殿下諸公都是一驚,說話的是集賢殿書院大學士於鍾景,此人擔任過幾屆的春闈主考官,膝下也出了不少舉人,連他也如此稱讚,此文必定不孬!

“破題之後是冒子,這冒子亦寫得極為精彩!最令老夫驚訝的是原題闡述,語言雖然樸實,卻備盡道理。雖然此子所說的‘以工代賑’未曾實用,仍是假設,但老夫認為,確有可行之方式!”

“難怪是能夠引發異象的文章,妙!妙!此子才華,當真有如江海之水!”

接下來看過文章的幾位儒臣都是連聲讚歎。

隨著文章被傳遞下去,閱讀過的諸公也是麵露思忖之色,有的則是忍不住出聲讚歎。

宋國公臉色微沉,若拋開立場,他也覺得這“以工代賑”的方法確實能試一試,讓災民去修理京都水渠、建造樓台,以換來食物衣服,可不比施舍好得多?

夏啟帝微微頷首,說道:“眾卿以為,這江寒之策可行乎?”

大學士於鍾景第一個站出來,拱手道:“臣以為可以一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