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續命大明朝

第七十四章糧油是根本,錢多是禍患

“有趣的試驗做完了,下麵我們再來講講銅錢流通的必要性,為什麽我剛才要先做試驗呢?因為銅錢作為買賣的介質,影響其流通的就是售賣的物品能不能引起銅錢所有者的購買欲,假設我生產一瓶香水,你用銅錢買走了,而我用掙來的銅錢繼續買原材料或者支付工人工資,下一個掙到銅錢的,就會用它來買柴米油鹽,最後掙了銅錢的掌櫃就有可能會為了討好婆娘,來買香水,如此就形成一個循環,而這個循環的關鍵節點就是銅錢,在這個循環裏,銅錢就一直處在流通狀態,如果到了一個人手裏,他不花了,那麽市場上流通的銅錢就少了,這個時候朝廷就需要鑄錢投入市場,以確保物品交易順利。”

“這裏麵要注意,循環是一直會進行下去的,但是如果另外有一個人也開始生產香水,市場需求不增加的情況下,就會供大於求,導致的最終結果就是香水貶值。”

“剛才說過了,由於人為造成的流動貨幣減少,朝廷會投放新錢入市,投多少?這可不是越多越好,理論上說不投是最好的,一投就有貶值的風險,因為市場不擴大,對銅錢的需求就這麽多,而現在朝廷新投入的錢就超出了市場容量,那麽銅錢供大於求,也會貶值,從這來看銅錢其實也是一種商品。”

“到了這時候該怎麽辦呢?這就需要我們通過不斷創新來創造新的供需璉,以消化市場多餘的銅錢,一旦新的供需璉形成,銅錢就會處在供不應求的階段,這個時候銅錢的購買力就會上漲,物品貶值,反之物品就會升值,這叫做通貨萎縮,這個時候為了維持物價穩定,那麽朝廷就會繼續印發新錢,當創新的速度跟不上銅錢發行的速度時候,那麽通貨膨脹就會到來,那時候錢也不值錢了,物價就會飛升,這就是通貨膨脹。這也就是為何曆朝曆代都會打擊私鑄銅錢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