曆來人才的培養都不是件容易的事,一旦人才培養這條路出現斷裂,想再接續起來,沒有十年是不可能完成的事情,所以大明學院第一屆學院年齡這麽小,也是無奈之舉。
不過崇禎的年代也不能說沒有人才,隻是按照古代學問授業的習慣,大學問都是在家族內
傳承的,而許多傳承千年的世家由於看不慣明朝太監當政的做派,所以都是隱世不出的,高一鳴開辦大明學院的另一個心願,就是吸引這些古老的世家出世,至於效果如何,還有待時間的驗證。
大明學院如今先生有了,學生有了,官員也有了,那麽還缺少一個能把學院利益最大化的人,這個人本來王承恩最合適,但是高一鳴不想這樣弄,畢竟學院是大明的未來,如果掌握在一個王承恩手裏,難保不會出現一家獨大的局麵,不利於穩定。
所以這個人最好是商賈出身,這樣可以利用他的渠道,快速將學院的創造變現,這樣就可以打通發明、製造、銷售這條通道,形成一個完整的循環,推動大明社會進步。而士農工商中,商人的身份又是最低的,便於控製。
如果後麵商人地位提高了,高一鳴也想好了控製之法,那就是用櫃坊控製商業。
綜合考慮下來,高一鳴覺得秋月樓掌櫃蔡大發就是好人選,會經營、也懂得當前的世道人心,眼光毒辣,會針對不同的顧客,製定不同的營銷策略,是個人才。
通過那天的聊天,也讓他感到這蔡大發也不是窮凶邪惡之人,至於他願不願意,高一鳴沒想過,他知道,隻要利益滿足蔡大發要求,他會答應的。
所以高一鳴為蔡大發準備了一份讓他無法拒絕的厚禮。
從清北學院回到皇宮,高一鳴對韓讚周道:“你去安排一下,明天讓秋月樓的老板蔡大發進宮麵聖。”
韓讚周領命離開,伺候高一鳴更衣的周後奇怪道:“皇上——啊——”周後驚叫一聲跳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