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排完,牛津星也是帶著一個不輕的包袱,和身邊的人往與李自成相反的方向跑,他這是泄露李自成的蹤跡,為自己爭取時間呢。
果然,明軍發現大順軍的異常,抓住幾個舌人一問就清楚了山裏的狀況,立馬開始搜山,另有一部分人追著李自成死攆,最後李自成在九宮山走投無路,自縊而亡,到死死他都在感謝牛津星。
有道是,你做初一我做十五,果然屢試不爽。
雖然張獻忠、李自成的起義因各種原因被消滅,但是這種不畏強暴的精神還是值得肯定的。
李自成死亡的消息傳到南京,高一鳴命令不必梟首,和張獻忠一般讓人好生安葬,作為後來人,他還是很同情張獻忠、李自成的,勇氣可嘉!
李自成被消滅之後,高傑、吳三桂二人一邊命人清繳餘眾,一麵安撫百姓,整修宮牆。
李自成的人在離開京城前放了一把大火,紫禁城燒得隻剩下了武英殿、建極殿、英華殿、南薰殿、四周角樓和皇極門。
此時要重修,費用當然是天文數字,高一鳴如今窮得就差錢,一個銅板恨不得掰開兩半花,他怎麽可能會同意花這個冤枉錢,所以高傑、吳三桂上的重修皇城的奏折,直接被他否決了,他還下令,自今以後,紫禁城就作為一處遺跡,供國人免費參觀,以示警示。
既然皇帝不打算重修宮牆,高傑、吳三桂二人當然照辦,其實他們也認為此時不是重修皇宮的時候,畢竟大敵在側。
高一鳴暫時也沒有去京城的打算,而是派了官員接管京城,以便於安撫四民,恢複生產。
還在山海關與李定國對峙的豪格,等了三天,才打聽到明軍主力正在與李自成鏖戰,於是就動了強攻山海關的念頭。
因為此時他的後軍也已經帶著攻城器械到了。
看到清軍來攻城,李定國立即命令城頭三挺加特林開啟狂掃模式,加特林也不虧是有生命收割之稱的武器,清軍一個衝鋒就死了兩三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