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明末大軍閥

第六十九章 酒坊(二)

“下麵這個大鍋叫做地鍋,中間這個叫做蒸桶,上麵那個就是天鍋,等下在地鍋上鋪滿酒糧酒母,然後慢火細蒸,酒氣上升,那天鍋裏放著冷水,酒氣在天鍋上凝成酒水,掉在天鍋下麵的露台上,然後順著銅管流出來,這就做出酒了。”

錢皂跟在劉衍的身後,解釋的很詳細。

劉衍聽得十分專注,身後的王靖、苗紹、王芸禾也顧不上擦汗,都是一副大開眼界的表情。

錢皂看著眾人的樣子,臉上雖然恭敬,心裏卻很別扭,心想:“用高粱做酒能賣出什麽價錢,真是胡鬧,現在米酒才是正途啊!”

不過錢皂早就想明白了,誰給錢誰是大爺,現在有多少人連飯都吃不上,全家都被活活餓死的,現在自己找到了這麽一個活計,老實伺候著就行了。

隨後錢皂用手在蒸桶上一摸,低頭看看灶裏的火,抬頭說道:“甲長,可以蒸酒了。”

錢皂看著劉衍點頭,連忙吆喝說道:“起蒸桶,下酒糧,盯著外麵香頭,等那香燃盡,去外麵井裏打水去。”

那蒸桶上有木杠,幾名學徒過去,吆喝了聲,齊齊發力,把那蒸桶抬起,地鍋邊上早就有人準備好了,一個釀酒師傅就在那邊盯著,指揮學徒把一桶一桶的酒母酒糧倒入地鍋的大蒸屜中,等倒的差不多,又用木耙將酒糧鋪平。

此時劉衍看到放在幹燥避風處的一個香爐,那裏麵並不是常見的一炷香,差不多比自家香爐的線香長度短三分之一。

那些學徒喊著號子,將蒸桶放下,把早就預備好的濕布仔細的圍在蒸桶和地鍋的結合部,防止蒸汽露出,那炷香很快燃盡,學徒們急忙挑著扁擔去擔水。

“甲長,如今天氣嚴寒,水來的太早就降溫太過了,也就出不了酒,隻能等火候差不多的時候朝著天鍋加水,這樣才有效果。”錢皂解釋說道。

說完這句,錢皂發現劉衍正在入神的盯著天鍋那邊,錢皂心想不知道什麽時候這新鮮勁就過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