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人在水滸,正在造反

第三十一章 西路伏擊

王進率領隊伍在羅敷河畔衝殺華陰縣城的官兵時。從華州城殺奔少華山的朝廷官兵同樣不太安寧。根據搜集到的信息匯總而言,也是一支烏合之眾。

圍剿大軍超過了兩千人,旌旗招展,遮天蔽日。分為兩個營的地方禁軍,三百地方廂軍,三百劉家牽頭組建的輜重兵,以及憑私交請來的強援。

整整四百人,一個邊軍精騎營。

(北宋騎兵編製一個營是四百人,而少華山一個營為五百,是王進為了方便統計,編製跟步兵相同)

不管怎麽說,這支圍剿大軍規模不小,是華州及周邊絕無僅有的。可見官府動真格,畢其功於一役。

有利就有弊,構成人員複雜。

地方廂軍,私人輜重兵一個是守衛,一個是夥夫,人微言輕。可是陝北邊軍和地方禁軍不是省油的燈。表麵上相處融洽,實際上不同屬,多有矛盾。

邊軍精銳認為內地禁軍承平日久,戰鬥力低下。駐紮在各處的禁軍卻不服氣,覺得邊軍眼高於頂。認為駐紮的地方不同,換成是他們也能保家衛國。

除了這個理念不同,還有宋朝的官製亂七八糟,不知所謂。地方與邊軍,西軍各有稱呼,時間久了產生距離感。雙方誰也瞧不起誰,矛盾尖銳得很。

而圍剿大軍同樣麵臨這種窘境。

從劉家把邊軍精銳請到華州的時候,雙方為了軍隊主導權就有些不睦,最終邊軍精銳隻是來助拳,剿匪大軍由華州兵馬都監率領,隻是外人不清楚。

二月二,華州官府就急不可耐地出兵。

邊軍精銳正月下旬才趕到華州,兩支隊伍根本沒有磨合好,邊軍將領極力勸阻,怎麽著也得要訓練月餘,待到陽春三月,冰雪融化後方可行動。隻是這個提議又沒有被采納,大軍執意出城剿匪。

“李都監,我才從劉家人那裏得知華陰縣城也出兵。”邊軍將領有些焦急和憤怒地找到領軍都監李虎。